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XRCC1基因39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散发性结直肠癌易感性相关目的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位点XRCC1 399在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和非癌对照组中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与散发性结直肠癌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从178例肿瘤组织和非癌对照组的180例血样中提取DNA,采用Taqman探针技术检测Arg399Gln多态性表型,并用统计软件计算各基因型的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 CI)。结果肿瘤组与对照组就XRCC1 Arg399Gln多态性的基因表型差异显著(P<0.05);年龄不超过60岁的患者和超过60岁的患者在该位点的基因型差异显著(P<0.05);以399Arg/Arg基因型为参照,在年龄超过50岁的人群中(OR=0.64, 95% CI 0.50-0.83, P<0.05)和男性人群中(OR=0.64, 95% CI 0.51-0.79, P<0.05)携带至少一个Gln等位基因可致罹患散发性结直肠癌的风险显著降低; XRCC1 399SNP与患者性别及散发性结直肠癌的发生部位、Dukes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病理分型均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XRCC1 399SNP可能通过改变DNA的损伤修复功能,成为散发性结直肠癌的易感因素。第二章MCC基因511单核苷酸多态性参与散发性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目的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MCC 511在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和非癌对照组中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与散发性结直肠癌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从172例肿瘤组织和非癌对照组的180例血样中提取DNA,采用Taqman探针技术检测MCC基因511T/C多态性表型,并用统计软件计算各基因型的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 CI)。结果肿瘤组与对照组就MCC基因511T/C多态性的基因表型分布未见显著差异(P>0.05);以MCC 511T/T基因型为参照,年龄和性别对散发性结直肠癌的发病无显著性的影响(P>0.05); MCC基因511T/C多态性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但与患者性别、年龄、Dukes分期、浸润深度、以及病理分型均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MCC基因511T/C多态性可能引起该基因或染色体片段的缺失而使MCC失活并通过参与散发性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影响肿瘤的进展。第三章DCC基因20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散发性结直肠癌局部浸润相关目的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DCC Arg201Gly在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和非癌对照组中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与散发性结直肠癌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从174例肿瘤组织和非癌对照组的179例血样中提取DNA,采用Taqman探针技术检测DCC Arg201Gly多态性表型,并用统计软件计算和比较各基因型在各种暴露因素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肿瘤组与对照组就DCC Arg201Gly多态性的基因表型分布未见显著差异(P>0.05);DCC Arg201Gly多态性与患者肿瘤的浸润深度相关(P<0.05),但与患者性别、年龄、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病理分型均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DCC基因上Arg201Gly多态性造成的精氨酸和甘氨酸的替换可能通过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影响其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最终导致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增强和肿瘤的浸润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