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核心能力的全国初级营地指导员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
【出 处】
:
沈阳体育学院
【发表日期】
:
2020年01期
其他文献
工时制度是劳动基准法的核心问题。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作为特殊工时制(又称非标准工时制)的一种,确立于20世纪90年代。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了灵活的用工形式,促进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节约了用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产业结构、社会组织、市场需求和工作种类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作时间弹性化的趋势不断增强。制度的改革已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的电信网络通讯技术得到了快速而持续的发展。与此同时,电子数据方面的法律纠纷也日益多见。在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中,均承认电子数据是一种独立的法定证据类型。然而,相关法律规定多为原则性规范,对于某些司法实践中常见的问题,法律并没有明晰的细化标准,使得法院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无法遵循统一的标准,当事人和律师也无法准确有效地收集和应用电子数据证据。例如,在
家族企业是我国民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中坚力量。但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家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代际传承或者逐步“去家族化”等一系列问题。尽管家族成员血缘关系带来的信任和凝聚力极大地弱化了家族企业的代理问题,但在“去家族化”的进程中,这种信任和凝聚力被削弱。因此,分析作为缓解代理问题重要手段的股权激励在“去家族化”进程
公司章程与股东协议的冲突问题由来已久,尤其是在有限责任公司中,公司控制权与经营权重合,股东出任公司管理层,时常以股东协议替代公司章程实现公司治理。另一方面,在公司章程的发展中,备受诟病的“格式章程”现象使得公司法赋予企业的自治权限旁落,股东就公司的特殊约定只能通过股东协议达成,这样造成实践中大量股东协议替代公司章程的案例出现。由是在纠纷诉诸司法时,面对二者的冲突应当以何者为裁判依据时常成为困扰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