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腹膜微转移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oneer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多数患者经标准胃癌根治术后仍死于远处复发,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肿瘤发生了腹腔转移。腹腔转移多由腹膜微转移发展而来,胃癌腹膜微转移的检测,主要有腹腔灌洗液细胞学检查、免疫组化、PCR等方法。本研究通过术中对胃癌患者腹膜取材做免疫组化检测及腹腔灌洗细胞学检查,比较二者在胃癌腹膜微转移中的诊断价值。通过对胃癌腹膜微转移与肿瘤大小,是否侵透浆膜,淋巴转移等因素的相关性分析,探讨胃癌腹膜微转移的发生规律,为手术切除范围探寻理论依据,并更好地指导临床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方法:选取2007年10月至2008年6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62例,所有患者术前体检及术中探查均未发现有远处转移、肝转移、腹腔转移。术中在切除肿瘤之前行腹腔灌洗,术后行腹腔灌洗液细胞学检查(peritoneal lavage cytology,PLC)。并自横结肠系膜前叶、胰腺被膜、网膜囊后壁近胰腺上缘处、直肠膀胱陷凹(女性为直肠子宫陷凹)处取腹膜组织,术后做常规病理HE染色,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K19和CK20,并与HE染色及腹腔灌洗液细胞学检查对比。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表达于上皮细胞,阳性反应物质定位于胞质,呈现棕黄色。腹膜组织HE染色阴性,而CK19或CK20阳性者,视为微转移阳性;四处腹膜组织有一处阳性者即认为发生了腹膜微转移。本试验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CK19、CK20与PLC的差异,四种系膜之间关联性分析及腹膜微转移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等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腹膜组织常规病理切片HE染色均未查见癌细胞,62例患者通过免疫组化检测CK19和CK20,共检出腹膜微转移阳性者27例,其中横结肠系膜微转移阳性22例(35.48%),胰腺被膜微转移阳性22例(35.48%),网膜囊后壁微转移阳性19例(30.65%),盆底腹膜微转移阳性16例(25.81%)。免疫组化检测证实腹膜微转移阳性率为43.55%,远高于腹腔灌洗液细胞学检查(PLC)(14.52%)。胃癌腹膜微转移与肿瘤的大小、侵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肿瘤的部位、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关(P>0.05)。四种腹膜组织之间相关性检验并无明显差异。结论:与传统的PLC相比,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角蛋白CK19和CK20是检测胃癌腹膜微转移更灵敏的指标,可为胃癌根治术术式的选择以及术后综合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对于进展期胃癌,尤其是肿瘤侵透浆膜面积较大者,应常规术中腹膜取材检测微转移,多点取材有助于提高检出率;并应该剥离横结肠系膜前叶和胰腺被膜,争取做到网膜囊完整切除,以求达到根治。
其他文献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可以参与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的规划、生产、评价、选择、采集、组织与整合等活动,形成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体系。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回顾了用户
研究的背景与目的:椎管内肿瘤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5%,其中髓外硬膜下肿瘤所占比例约为60%~70%,以神经源性肿瘤和脊膜瘤多见;硬脊膜外以转移性肿瘤为主,多为恶性,所占比例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前置胎盘30例311106浙江省余杭市中医院胡翠芳近年来,笔者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前置胎盘患者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30例中,经产妇20例,初产妇10例。年龄在25~35岁
目的本实验使用特异的靶向于MDR1基因的siRNA作用于p-gp阳性表达的卵巢癌细胞株SKOV3/AR,以了解其对MDR1基因的特异性抑制作用,为探讨使用siRNA逆转耐药型卵巢癌多药耐药的可
本文为解决水泥企业现有烧成、原料及煤粉制备系统已存在的生产瓶颈问题,提出对整条水泥窑生产线进行优化;针对稳定窑产量,降低烧成系统热耗,加大煤质的适应范围,对旋风预热
目的:肺癌是当今世界上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60%的肺癌临床诊断已属晚期,尽管采用了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由于转移和多药耐药等原因,非小细胞肺癌(non-sm
滚珠减速器是一种新型减速器,具有结构简单,质量轻、制造成本低并且可以实现大传动比的优点,能满足工程实际应用中大减速比、高精度、低噪音、微型化的大需求。为克服滚珠减
<正>征拆必须先征心。不仅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做到管理规范,依法依程序推进;还要让被征拆群众看到希望,从心里觉得划得来,主动配合。近年来,二广、娄新、新溆、娄长、娄益衡
目的:恶性淋巴瘤与其它恶性肿瘤一样,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生物因素是引起恶性淋巴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EB病毒(EBV)是一种与多种肿瘤的发生有关的DNA病毒。本实验就EBV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分析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前列腺癌的潜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中药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并于UniProtKB网络平台获取每种靶蛋白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