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仿词修辞格的多维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仿词修辞格古已有之,仿词的使用渗透到语言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有效地美化了语言,提高了语言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作为一种造词手段,创造了大量的新词新语,因而备受学界关注。近些年关于仿词格的研究越来越多,也日趋深入,但是随着仿词的发展和变化,对于仿词的研究还有许多新的工作要做。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拟从多个角度对仿词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以探讨仿词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关系。全文共有八章:第一章为仿词概述,主要对仿词定义的产生及发展演变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当前使用情况概括出一个较为全面的定义,即“为了达到特定的语言效果或满足语言表达的需要,将现成词语中的某一部分语素进行更换,仿照原来词语的形式,并结合原词的意义类属造出新的词语”。同时本章分析了仿词的不同类型,从结构、语义、数量和形式四个方面将仿词进行了划分,并结合语料对每一个类型的仿词进行了阐释;第二章对仿词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论证,仿词的特殊性使得它具有能产性、仿造性、时代性和临时性。能产性源于仿词的构造方式以及便于人们接受的心理基础,是仿词在今天能够被大量接受和使用的重要原因。仿词是仿照被仿词创造出来的,因此它必然具有仿造性,仿造性是仿词最稳定的特征。仿词的产生基于一定的时代背景,时代发展对于词汇发展的需求使得仿词有机会成为一种重要的造词方式。仿词的时代性使得一部分仿词只在特殊时代背景中才有意义,脱离了该时代就会被淘汰,因此仿词又具有临时性;第三章从造词环境、心理基础和语言因素三个角度对仿词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考察,社会环境的高速运转和宽松和谐给仿词提供了生成的土壤,类推、和谐、继承的心理基础是仿词产生的催化剂,各种语言的规律性因素是仿词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第四章结合融合空间理论和百科信息等认知语言学的理论知识对仿词的认知理论依据进行了阐述。融合空间理论的运行是依托四个空间展开的,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一个融合空间,仿词的构造过程可以用融合空间理论进行阐释。仿词之所以能被构造出来,它需要人与人之间有一定的相通的知识储备,这样的创造才合情合理,才能够被大众所接受。这种在仿词过程中所构建起来的联系是基于人们所固有的百科信息,它为仿词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认知基础;第五章对仿词与拈连、飞白、移就和谐音双关等几类修辞格进行了辨析,仿词与这些修辞格在某些情况下的使用是较容易混淆的,这为人们对于不同辞格的理解和使用创造了障碍,该章通过定义阐述和例证分析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并分条对其区别进行了对比分析;第六章探讨了仿词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仿词在丰富词汇系统、增强老词缀构词能力、推动类词缀形成、扩大语素意义、预测语言发展趋势等方面都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它的使用便利性和能产性也可能为语言系统带来混乱,造成人们交流的障碍和偏差;第七章基于仿词的发展及其影响的考虑,提出了仿词的规范化设想,仿词的构造需要一定的原则支撑,并且涉及到仿项与被仿项两个要素,所以规范化工作要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第八章为结语,简要概括了全文的主要观点。
其他文献
比较是人类的一种认识事物和研究事物的思维方式及思考过程,这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大多数语言都有比较范畴,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表达“比较”含义的句式,这是人际交流、语言表达
汉语祈使句在日常生活和交际中被广泛地应用,例如:我们要完成一个以请求或者要求为目的的交际行为,就会使用祈使句,只不过会因为交际双方的地位关系不同,祈使句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
<正>中国的动画教育被重新认识并在全国一些大中城市开办动画学院,以及在大专院校建立动画系或专业,是在本世纪初才开始的。其发展十分迅速,到目前为止,已有动画学院三所,具
不管是在普通话中还是在方言中,“着”的使用频率都很高,与之相关的文献和著作为数不少。临沂方言中“着”字的用法和功能较多并且有一些特殊之处,但是至今尚未受到关注,有待人们
狄考文是19世纪末来华的美国传教士,他的教育活动被学者广泛关注,但很少有人研究他的汉语观以及他为传教士学习汉语而编写的《官话类编》一书。本论文将以《官话类编》为例来研
南北朝是中古漢語的重要時期,但是由于戰乱频仍、社會動蕩,文化事業也受到影響,不少文献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使得這一時期語料略顯不足,而北方较南方更加嚴重,因為南方相對來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国际社会和中国的交流和合作日益加深,作为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语言,汉语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海外学习汉语的热潮不断高涨,然而对外汉语师
石油价格上涨以及非降解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因此,可再生植物资源将成为21世纪重要化工原料,并已列为高分子科学和材料科学
本文依据“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的理论,对近年来讨论较多的“是……的”句进行了句法、语义和语用三方面的探讨。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以及语料
自“主观性”和“主观化”理论被引进汉语研究以来,汉语主观化的研究逐步深入。现有的主观性研究多从“历时”角度考察某一词汇的语法化过程和在这样的语法化过程中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