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针刺哮喘模型大鼠“肺俞”、“大椎”、“风门”穴,观察针刺对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中Eotaxin、CCR3和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针灸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为针灸治疗哮喘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方法随机将40只SD大鼠平均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药物治疗组和针刺治疗组。采用氢氧化铝和卵蛋白建立大鼠哮喘模型。针刺治疗组选取大鼠“肺俞”、“大椎”、“风门”穴治疗;药物治疗组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溶液;模型对照组造模后不做任何处理;空白对照组用0.9%Na Cl代替卵蛋白进行操作。末次治疗后取大鼠右中下肺组织,制作切片,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形态学改变,计数Eos百分比;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肺组织Eotaxin、CCR3。结果1各组大鼠行为体征观察模型对照组大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出现呼吸急促、抓鼻挠腮等哮喘样表现,部分大鼠出现俯卧不动;空白对照组大鼠反应灵敏;药物治疗组、针刺治疗组大鼠呼吸急促、抓鼻挠腮等症状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减轻,行动灵活。2各组大鼠肺组织形态学观察空白对照组大鼠气道黏膜上皮无明显脱落,未见炎症细胞浸润,肺组织形态正常;模型对照组大鼠气道黏膜上皮损坏脱落,平滑肌肥大、收缩,管腔缩窄,肺间质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药物治疗组、针刺治疗组气道结构基本正常,炎症细胞浸润较少。3各组大鼠肺组织Eos百分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肺组织Eos百分比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组及药物治疗组大鼠肺组织Eos百分比均少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高于空白对照组;针刺治疗组肺组织Eos百分比低于药物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各组大鼠肺组织Eotaxin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肺组织有大量的Eotaxin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Eotaxin表达明显减少,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相比,针刺治疗组少于药物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大鼠肺组织中Eotaxin表达很少或无。5各组大鼠肺组织CCR3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肺组织中可见大量的CCR3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CCR3表达明显减少,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相比,针刺治疗组少于药物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大鼠肺组织中CCR3的表达不明显。6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鼠肺组织的Eos百分比,分别与Eotaxin和CCR3的表达量呈高度正相关(r分别为0.826、0.805,P<0.01)。结论1邵氏“五针法”能够有效改善哮喘模型大鼠的症状和行为体征。2邵氏“五针法”能够有效改善哮喘模型大鼠的肺组织形态学改变。3邵氏“五针法”能够减少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中Eos炎性浸润。4邵氏“五针法”能够降低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中Eotaxin和CCR3的表达。5 Eos向肺组织迁移可能与Eotaxin和CCR3有关。邵氏“五针法”可能通过抑制Eotaxin和CCR3对Eos向肺组织的趋化作用,从而减轻Eos在肺组织中的炎性浸润,达到治疗哮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