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对于其他融资工具,债券融资方式具有流动性较强、融资规模大以及发行成本低的优势。截止2018年末,国内共发行各类债券39,194只,发行金额高达43.76万亿元。中国债券市场发展较晚,2014年“11超日债”的违约成为中国债券违约的开端,此后四年间共计308只债券发生违约,债券违约事件频发。丹东港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本2,980.00万美元,总部位于辽东半岛东部,发展目标是成为集工业园、保税区、港口仓储、物流于一体的国际化商埠。2017年8月30日,丹东港宣告“14丹东港MTN001”无法按期兑付本金和利息,丹东港债券违约对辽宁经济发展产生较大负面影响。论文对丹东港债券违约事件进行深入研究,希望通过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分析,最终为债券发行方、监管层和投资者提出相关启示。论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方法。首先介绍了债券及其债券违约的相关理论以及我国信用债券发行和违约现状。其次介绍了丹东港的基本情况、债券发行,以及丹东港债券违约情况及违约后各方面的反应。再次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角度分析丹东港债券违约原因,研究发现宏观经济环境下行和区域内行业竞争激烈,以及公司内部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缺陷、资本质量下降和盈利能力下降等是丹东港债券违约的主要原因;同时论文采用国内34只债券数据构建ZETA模型,对丹东港不同年份债券违约的可能性进行测算,发现该模型能有效评估债券违约。最后分析了丹东港债券违约后的后果,丹东港公开交易的债券在“14丹东港MTN001”债券的实质性违约后价格大幅下降,同时丹东港主体信用评级和其债券评级大幅下降。综合上述案例分析结论,论文最后提出了可供债券发行方、监管者和投资者借鉴的启示。第一,发行方应该在自身战略目标合理的前提下,控制自身的扩张速度、加强资金链的管理,同时关注相应的行业竞争;第二,对各方的监管者要求其做到足够的独立性,并加强法律对监管者的管理;第三,建议投资者储备足够的金融知识以增加防范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