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对以往相关理论与研究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广东、广西、福建、河北、湖北等省市5500多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结构的探索研究;第二,在不同人口学特征上的教师心理资本差异比较研究;第三,学校支持气氛对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的影响研究;第四,教师心理资本对教师绩效的效应研究;第五,心理资本对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工作倦怠的作用研究;第六,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的跨层级中介效应及其调节机制研究。本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我国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结构主要包含七个因素,即:乐观、希望、信心/自我效能、自谦、感恩、利他及情商/情绪智力。2、心理资本及其各个维度在不同性别、学历、教龄、婚姻状况、学校类型等人口学特征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通过多层线性建模,发现群体层面的学校支持气氛对个体层面的教师心理资本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4、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对教师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符合教师职业特征。具体而言,教师心理资本对关系绩效的作用大于对任务绩效的作用,对行为导向绩效的预测力大于对结果导向绩效的预测力,与教师工作特点一致;七因素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结果导向)的解释力较强,具有增量效度,符合心理资本效应。5、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对其工作投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工作倦怠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心理资本可能通过提供能量与增加认同而促进教师工作投入、并减少工作倦怠。6、通过多层线性建模,发现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在学校支持气氛对工作满意、教学绩效、工作投入及工作倦怠的影响方面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在学校支持气氛与人际互动绩效之间不具有中介作用。7、学校支持气氛调节了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对教学绩效的关系,同时,学校支持气氛、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与教学绩效三者之间存在跨层级调节式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