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B3通过蛋白酶体途径降解PPARα促进AML自噬与凋亡的机制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xia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TRIB3(Tribbles homolog 3)是Tribbles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参与调控不同肿瘤的疾病进程。本文章的目的在于探究TRIB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对凋亡与自噬的影响以及其相关机制。方法:1.分析源自Blood Spot公共微阵列数据集中TRIB3 mRNA在AML病人以及正常HSCs中的表达水平;同时运用Western blot和q RT-PCR技术检测TRIB3在不同AML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2.将TRIB3特异性siRNA分别转染进入KG1a以及THP1细胞株中,下调该基因在其中的表达水平。随后运用Western blot测定凋亡相关标志物(Cleaved PARP、Caspase3、Cleaved Caspase3)以及自噬相关标志物(LC3A/LC3B、ATG7)表达水平的改变;同时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下调TRIB3后KG1a以及THP1细胞株的凋亡情况。3.运用免疫共沉淀、免疫荧光共定位技术测定TRIB3与PPARα之间的相互作用。随后进一步运用体外泛素化实验探究TRIB3对PPARα蛋白的泛素化降解作用。4.利用PPARα特异性抑制剂GW6471处理下调TRIB3后的AML细胞株,并运用Western blot测定前述凋亡相关标志物以及自噬相关标志物表达水平的变化,以探究TRIB3是否通过PPARα调控AML细胞的自噬与凋亡。结果:1.TRIB3 mRNA水平在AML病人中表达上调。2.下调TRIB3可以促进AML细胞的自噬与凋亡。3.TRIB3与PPARα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且可通过泛素化蛋白酶体途径降解PPARα。4.反向验证,抑制PPARα表达后,可逆转由TRIB3下调所诱导的AML细胞自噬与凋亡。结论:TRIB3可通过泛素化蛋白酶体途径降解PPARα,进而调控AML细胞的自噬与凋亡。TRIB3有望成为AML新的潜在治疗靶点。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3.0T MRI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及扩散张量示踪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在评估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purpura nephritis,HSPN)中的价值;研究HSPN的DTI相关征象与临床生化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其与临床分型、病理分级之间的匹配度。目前,HSPN的诊
慢性牙髓炎(Chronic Pulpitis)是口腔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病之一,患病率高,涉及人群广,虽然根管治疗可有效解决疼痛并保留患牙,但治疗后牙齿也会失去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生理反应和形成修复性牙本质的功能。牙髓具有其独特的免疫微环境,含有复杂的细胞组成,包括牙髓细胞,巨噬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等,受牙髓炎症微环境刺激后,释放大量炎症因子进而加重牙髓炎症。探究一种能够抑制炎症刺激、调节宿主
目的:探讨ω-3鱼油脂肪乳在直肠癌患者术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4月至7月收治拟行根治手术的直肠癌患者60例,按信封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短期的肠外营养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营养方案,试验组额外添加10%ω-3鱼油脂肪乳,持续5天后观察疗效。两组患者术后第1,3,5天凌晨分别抽取肘静脉血,检测细胞免疫功能(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T淋巴细胞亚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T1 mapping定量指标[初始T1值和细胞外容积分数(ECV)]与弥漫性心肌纤维化(DMF)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系统检索2019年9月前发表于Pub Med、Cochrane Library、Medline、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中的关于初始T1值和ECV与DMF程度相关性的中英文文献。采用诊断准确性试验质量评价工具2(QUADAS-2)用于评价纳入文献质量。
目的: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Scaling and root planning,SRP)是最主要且最有效的牙周基础治疗方法,但其也有许多弊端,如治疗后的根面易形成玷污层,难以彻底刮除根分叉等窄小区域的牙结石等。激光辅助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各种激光特性不一,单一激光辅助治疗也有自身的不足。本研究通过比较Er:YAG激光联合Nd:YAG激光辅助SRP(SRP+ERL+NDL)、Er:YAG激光辅
目的研究麻黄碱预处理在预防老年高血压患者诱导后低血压的有效性。方法将70例接受择期全麻手术的ASAⅡ-Ⅲ级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诱导前静注100μg/kg麻黄碱(B组)或等体积生理盐水(A组)。记录T0(入室后安静10min)、T1(诱导后1min)、T2(2min)、T3(3min)、T4(4min)、T5(插管时)、T6(插管后2min)、T7(手术开始时)动脉血压、心率和术中低血
目的系统评价重复经颅磁(低频、高频)、经颅直流电刺激等不同方案的非侵入脑刺激对脑卒中后失语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VIP)、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9月。运用Rev Man 5.3及ADDIS 1.16.8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合并及网状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项研
目的:探讨智能眼镜在近视儿童用眼行为监测中的价值,分析用眼行为与学龄儿童近视进展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第一部分,纳入46例近视儿童,进行眼部检查,验光后配戴智能眼镜,采用问卷调查记录参与者日常用眼行为(包括近距离用眼时间与户外活动时间),使用智能眼镜客观采集参与者2019年9月~12月每天的用眼行为(包括戴镜时长、近距离用眼时间、户外活动时间),对比调查问卷和智能眼镜记录的用眼行为差异,分析智能眼
背景:丙泊酚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乳房切除术的麻醉剂。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已被深入研究了几十年。然而,丙泊酚对其作用仍有争议。因此,探索丙泊酚在肿瘤微环境特别是乳腺肿瘤中的分子机制显得十分迫切。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丙泊酚的潜在作用靶点,发现IL-6可能是乳腺肿瘤中与丙泊酚相关的重要潜在靶点。有文献报道IL-6和VEGF家族有相关性,所以我们想知道丙泊酚是否通过IL-6影响乳腺癌细胞的细胞功能。目的:探究丙泊酚
目的评估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并寻找疗效最佳的经颅磁刺激频率和作用部位。方法从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和万方医学数据库中检索所有可能符合条件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并通过阅读标题、摘要及全文后进行文献筛选。并对筛选后的文献根据Revman5.3偏倚风险评估偏倚风险,并提取治疗前后吞咽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