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如何在面临各方面的压力时兼顾身心健康,达到双赢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体育锻炼不仅促进身体健康,也会带来一定的心理效益,心理活动又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并影响人的行为。个体对发生事件的归因习惯会影响个人对周围的评价和期望及后继行为。尽管锻炼心理学的研究近几年已备受关注,但尚未有关于大学生锻炼行为与心境及归因方式之间的相关研究。本文通过比较昆明市大学生不同锻炼行为的心境状态和归因方式,剖析他们之间的差异,探索锻炼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寻找大学生锻炼行为与心境状态、归因方式之间的关系,试图通过改善大学生的心境及归因方式,来促进大学生锻炼的坚持性和有效性。本文以昆明市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从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艺术学院、西南林业大学、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五所大学,大一到大四年级的学生中选取五百份样本,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心理测量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昆明市大学生不同锻炼行为背后的心境状态、归因方式进行对比,在不同锻炼群体之间进行多维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昆明市参与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占样本量的87%,有规律坚持锻炼的仅占29%。大二、大三的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时更多选择群体锻炼,随年级的增长锻炼参与度及锻炼的坚持性、主动性都有所增加;男生的坚持性、主动性均高于女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坚持性、锻炼活动指数要高于城市大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时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主动更愿意独自锻炼;参与体育锻炼时非独生子女更主动、更多选择群体锻炼及等级更高的体育锻炼。(2)昆明市大学生的情绪纷乱总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疲劳、紧张两维度的水平较其他维度都高。大一学生的消极情绪较其他年级都高,大四学生的慌乱值高于其他三个年级。大二学生的积极情绪高于其他三个年级。男生的情绪纷乱总分高于女生。城市大学生的心境较来自农村大学生的好。非独生子女在消极情绪的管理上要好于独生子女、积极情绪也高于独生子女。(3)昆明市大学生的归因中能力、努力两因子显著高于情景、运气两因子。说明昆明市大学生归因方式更趋向内在归因。大四学生的内在归因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男生的可控归因高于女生。非独生子女的归因方式较独生子女更趋向于内在的稳定的可控的归因。(4)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参与度越高其心境情绪纷乱总分越低,参与度高的群体其归因方式更趋向于内在的、可控的归因。主动参与锻炼的大学生较被动参与的群体心境状态更好,归因方式更趋向于内在的稳定的归因;独自参与锻炼的大学生较群体参与的心境状态更好,归因方式更趋近与内在的稳定的归因;随着锻炼等级的递进大学生的情绪纷乱值有呈下降趋势,其归因方式向内在的、可控的归因方向发展。(5)昆明市大学生不同锻炼行为与心境在统计学上存在高度负相关关系。大学生的归因方式与大学生的锻炼参与度及锻炼等级有显著的相关性,但整体呈低度相关。昆明市大学生不同锻炼行为与心境之间存在相互预测的作用,锻炼参与度越弱、锻炼等级越低,心境状态越差。心境状态越好,锻炼参与度越强、锻炼等级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