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助圆汤对扁卵泡肾虚肝郁型不孕患者的影响,客观地评价助圆汤在卵泡形态质量、孕酮(P)值、基础体温(BBT)、子宫内膜及中医证候积分等方面的改善情况,验证其有效性,评估助圆汤在提高妊娠率、降低孕早期流产率、降低副作用等方面的可能性。方法:选择扁卵泡型卵泡发育不良,中医辨证为肾虚肝郁型的不孕症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A组:CC+助圆汤口服;B组:CC口服+绒促性素(HCG)肌注。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经周期内2组患者的卵泡形态质量改善程度及扁卵泡重复出现率,并观察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2组患者的妊娠率、流产率差异及P值、BBT、子宫内膜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疗效水平。结果:1.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2组患者在妊娠及流产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妊娠率43.33%,B组30%,流产率A组10%,B组23.33%。2.治疗3个月经周期内,2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在卵泡发育方面经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改善卵泡形态质量平均有效率76.27%,B组67.92%,扁卵泡重复率A组64.09%,B组64.84%,提示2组均能有效改善卵泡形态质量。3.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2组均可有效提高P值,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BBT情况及中医证候积分。其中,在P值、BBT方面,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有效率76.67%,B组有效率83.33%。在子宫内膜方面,A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无显著差异(P>0.05),2组组间治疗后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A组疗效优于B组。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效率86.67%,B组有效率23.33%,提示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结论:CC+助圆汤口服在改善子宫内膜及中医证候方面疗效明显优于CC口服+HCG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