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口水文环境复杂,不仅是许多鱼类的产卵场,也是其进行保育和索饵的地方,对于渔业和鱼类学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长江口南支水域进行的鱼类早期资源的调查,探讨仔稚鱼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的数量变化和刀鲚仔稚鱼的分布和发育阶段特征,并与2015年和2014年的同期同水域的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长江口渔业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018年6-10月,在长江口南支水域设置8个站点,采用大型仔稚鱼网(口径1.3m,网目0.5mm)在每月大潮期间按月进行表层水平拖网调查,在St.1-St.5进行白天涨潮的采样,在St.6-St.8进行白天涨退潮采样,同时在St.8进行夜间涨退潮采样。2018年调查采样期间,共拖网58次,采集仔稚鱼24824尾,隶属13科41种,其中鲤科种类数最多,有14种,占总渔获量70.21%,其次为虾虎鱼科,有10种,胡瓜鱼科和鯷科均为4种,其他8科均为1种,还有鳀科1不明种。淡水性鱼类在2018年、2015年和2014年中采集的仔稚鱼中种类均最多,且数量也多于其他类型鱼类,洄游性鱼类和河口性鱼类的种类数次之,种类数最低的是海洋性鱼类。就发育阶段组成来看,前弯曲期仔鱼在2018年采集的仔稚鱼中数量最多,占总渔获量91.31%,后弯曲期仔鱼和弯曲期仔鱼次之,分别占渔获量5.42%和2.67%,卵黄囊期仔鱼和稚鱼数量最少,均在1%以下。2018年优势种分别为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刀鲚(Coilia nasus)和子陵吻虾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其中贝氏?的数量最多,占总渔获量54.24%,其次为刀鲚(18.58%),翘嘴鲌和子陵吻虾虎鱼百分比分别为7.88%和4.36%,以上四种鱼类占总渔获量的85.03%。贝氏?、刀鲚和子陵吻鰕虎鱼均在6月渔获量最高,按月仔稚鱼密度整体呈下降趋势,翘嘴鲌在6-8月密度较高。贝氏?和子陵吻鰕虎鱼为三年共同优势种。刀鲚仔稚鱼在2018年采集到4611尾,发育阶段由前弯曲期到稚鱼期,卵黄囊期仔鱼未采集到。刀鲚仔稚鱼的体长范围为3.1~61.74mm。其中前弯曲期仔鱼的体长范围为3.1~18.12mm,数量最多,占总渔获量的86.19%,其次是弯曲期仔鱼(4.9~24.05mm),占8.5%,后弯曲期仔鱼(9.75~30.36mm)和稚鱼(24.22~61.7mm)分别为4.6%和0.72%。白天涨潮采集刀鲚仔稚鱼4271尾,平均体长11.18mm,平均密度0.169 ind./m3,退潮时采集336尾刀鲚仔稚鱼,平均体长10.52mm,平均密度(0.029 ind./m3)低于涨潮密度;St.8昼夜涨退潮调查结果显示,白天涨潮时平均密度为0.191 ind./m3,退潮时的平均密度为0.005 ind./m3,涨潮密度大于退潮密度;夜间涨潮时平均密度(0.005 ind./m3)大于退潮的平均密度(0.002 ind./m3),2014年和2015年两年刀鲚仔稚鱼昼夜涨退潮的数量分布与2018年基本一致,均为涨潮密度大于退潮密度,白天密度大于夜晚密度。三年刀鲚仔稚鱼发育阶段组成,2014年卵黄囊期仔鱼占比最高,2015年和2018年均以前弯曲期仔鱼为主。三年调查结果表明,刀鲚仔稚鱼出现的持续时间和高峰期各年基本相似,6-8月刀鲚仔稚鱼大量出现,9-10月出现量极少。三年仔稚鱼密度分布表明,各站位点平均密度差异不显著(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