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数量和其表面分子表达情况的分析,探讨肿瘤组织中树突状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与肿瘤生物的相关性。肿瘤细胞释放的免疫抑制因子,主要为IL-10、IL-12、TGF-β1及VEGF等,作用于树突状细胞导致其表面分子的表达和功能发生变化。这些免疫抑制因子单独或联合作用可能造成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的低表达或不表达,从而降低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导致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这对了解肿瘤组织中树突状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的改变及保护树突状细胞的功能,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靶向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方法:病例取材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原发性乳腺癌病例,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组织离体30分钟内进行,每例患者均取肿瘤及癌旁组织,标本迅速置于-80℃冰箱中冷存,后经石蜡包埋,切片厚度3微米。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封片;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及周围组织中树突状细胞的表达:即用型快捷免疫组化MaxVisionTM试剂盒一步法检测26例乳腺癌及周围组织中树突状细胞的表达,分析树突状细胞在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从mRNA水平检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IL-10、TGF-β1、VEGF表达情况:称取约50毫克乳腺癌组织,用TRIZOL提取乳腺癌组织总RNA,以Oligo-dt15为引物反转录生成cDNA,以cDNA产物为模版,使用相应引物进行PCR扩增反应,扩增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同样方法检测癌旁组织中IL-10、TGF-β1、VEGF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引物设计采用Primer5和Oligo引物设计软件由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结果:26例乳腺癌组织中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的树突状细胞主要分布于癌周,少量分布于癌灶中,散布于肿瘤细胞间,其突起于肿瘤细胞接触,并用淋巴细胞相伴浸润。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乳腺癌树突状细胞数量明显少于乳腺癌旁组织; 26例乳腺癌组织中β-actin有26例表达阳性,阳性率为100%,IL-10有20例表达阳性,阳性率为76.9%,TGF-β1,有20例表达阳性,阳性率为76.9%,VEGF有17例表达阳性,阳性率为65.4%,而癌旁组织中VEGF mRNA仅有3例弱表达,阳性率为11.5%,TGF-β1 mRNA、IL-10 mRNA有7例弱阳性表达,阳性率为26.9%。β-actin有26例表达阳性,阳性率为100%,乳腺癌组织中的IL-10、TGF-β1、VEGF mRNA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6例患者中有5例肿瘤组织中有CD1a~+、CD83~+表达的细胞存在,经检测的0例肿瘤组织中均不表达CD54;DC表面分子表达在乳腺组织中显著降低。结论:乳腺癌组织中浸润性树突状细胞数量减少,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成为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乳腺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中的CD1a、CD83、CD54表面分子低表达或不表达,,提示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功能低下或无功能的DC,无法有效地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乳腺癌组织局部有大量的乳腺癌细胞分泌,如IL-10、TGF-β1及VEGF等免疫抑制因子,通过单独或联合作用可能造成树突状细胞表面的MHCⅠ、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免疫粘附分子低表达或不表达的原因之一,从而降低树突状细胞抗原提呈功能,导致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促进肿瘤的生长、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