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及多种三维重建方法对破口及真、假腔的显示情况,并运用心电门控技术扫描所获得的四维图像,分析主动脉夹层患者真腔面积在不同期相上的变化特征,试图提出一种新的分类方法,旨在为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治疗及远期预后评估提供新的参考指标。 材料与方法:收集39名疑似患有主动脉夹层的被试者资料(其中29名确诊为主动脉夹层患者,10名非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团注追踪法,以5ml/s速度注射100ml.碘对比剂和生理盐水30ml,运用MPR、CPR、MIP及VR技术重建主动脉夹层患者图像,观察其破口数量、分支受累情况及真假腔,判断各种重建方法显示破口及分支受累情况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 运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行胸腹主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在一个R-R间期内从0-90%每隔10%重建图像,由两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分别测量10个非主动脉夹层组(即对照组)患者主动脉管腔面积及29个主动脉夹层组患者真、假腔面积,选取三个水平进行测量:(1)左肺动脉起始水平;(2)左冠状动脉主干起始水平;(3)右冠状动脉起始水平。 结果:39例主动脉CTA检查均满足临床诊断,成功率为100%,图像质量评价优为92.3%,良为7.7%。MPR对主动脉夹层的破口及真、假腔的显示率最高,达到100%,其中以横轴位显示最为准确;CPR对破口及真、假腔的显示率也相对较高;VR和MIP对主动脉夹层破口及真、假腔的显示率较低,不能应用于临床中诊断主动脉夹层的破口。MPR与CPR、VR与MIP重建图像对破口的显示率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统计学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运用统计学方法计算10例非主动脉央层组患者三个水平共计五组数据主动脉管腔面积的波动范围,得出三个水平上主动脉管腔最大面积与最小面积比值均<120%。并以此值为临界点,将29名确诊为主动脉央层患者中,真腔最大面积与最小面积比值≤120%者定义为静止型,真腔最大面积与最小面积比值>120%者定义为波动型。本实验中有11例为波动型,18人例静止型。比较两组患者的首发症状时间及一年内死亡率。 波动型患者的首发症状时间为2.85±1.6日,静止型首发症状时间为26.05±23.67日,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4例真腔最大面积出现在心脏舒张期的AD患者在第一破口附近均存在第二破口,这些存在近距离双破口的患者分别占波动型和静止型患者的O%和38.9%。波动型患者在一年内的死亡率达36.37%,静止型患者一年内死亡率仅为11.11%,为波动型患者的1/3。 结论: 1、256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结合团注追踪法血管造影适用于主动脉夹层的显示,所采集的数据能够满足三维图像后处理的需要。 2、256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可根据主动脉夹层真腔变化情况将AD患者分为“波动型”和“静止型”,为临床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并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预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