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的翻译研究中,文学翻译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对等理论,而是将其他诸多文本外因素也纳入研究范围。“忠实”原则曾一度被视为评判译文好坏的唯一标准,但随着译者主体性研究的深入,文学翻译最重要的显著特征之一——“创造性叛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传统翻译理论主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将其创造性最小化;比较文学则提倡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译中的积极作用,认为文学翻译中必然存在创造性叛逆。创造性叛逆作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为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而采取的主观努力,无疑也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由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发展而来的目的论指出,翻译是一种基于源语文本的有目的的行为,决定任何翻译过程的最高准则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突破了传统对等理论的束缚,目的论能够为文学翻译中译者创造性叛逆的研究提供一个动态的多元的视角。 本文首先对目的论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并简要论述了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以此为基础,对林纾在翻译《黑奴吁天录》过程中的创造性叛逆进行研究,在目的论的框架下探讨创造性叛逆在林纾翻译过程中的必要性和意义。林纾是晚清时期一位颇具争议的翻译家,人们对他的译作褒贬不一。传统对等理论的批评者认为林纾翻译的作品称不上翻译,因为其破坏了原作的结构和内容。尽管不那么忠实于原作,林纾的译作在当时却深受欢迎,并且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其译作在内容和结构上没有与原文一一对等而对其进行全盘否定。 目的论可以很好地解释林纾这一特殊的翻译现象。作为一位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的翻译家,林纾的翻译活动带有明确的目的。林纾的译书动机在翻译《黑奴吁天录》的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开启明智,并激发国人反帝的爱国热情。从目的论的视角来看,林纾对原作中关于奴隶制、宗教和文化的内容以及原作的叙述结构所进行的创造性叛逆是由其翻译目的所决定的,并受到当时社会文化背景和目标读者群的影响。由此作者对林纾《黑奴吁天录》的翻译进行了更客观、全面的评价:林纾译作对原作不忠实的创造性叛逆并非由于其翻译能力的低下,也非由于他随心所欲的操作,而是由其翻译目的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和目标读者群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