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2P(Peer to Peer lending)是指投资者在收取一定利息费用的前提下通过第三方平台向借款者提供小额借贷的金融模式,P2P借贷平台则是P2P借贷模式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的金融信息中介服务网站,借贷过程中资金、交易等全部或部分手续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2005年,全球第一家P2P网络借贷平台成立于英国,用户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借贷交易,这种新颖的运营模式迅速获得社会与大众的广泛关注。近几年,国内P2P网贷行业发展迅猛,目前运营中的P2P平台数量已超过4000家。然而,频繁出现的平台倒闭与跑路现象暴露了如今P2P网贷行业对借款人信用风险管理较差的问题,居高不下的借款违约率损害投资者与平台利益的同时,制约了P2P网贷行业的健康发展。已有文献主要集中于研究投资者行为,较少文献从借款人的角度研究了平台赋予的借款人信用等级、社会资本对借款人违约行为的影响。个人特征是众多信息中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借款人的性格、风险偏好以及违约风险。本文重点关注借款人个人特征如何影响借款的生存时间以及借款违约率。早期个人贷款主要来源于商业银行和小额贷款机构,数据可获得性较差,P2P网贷平台公布的大量借贷交易数据恰好弥补这一不足,为国内外学者研究信息在借贷交易中的作用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价值。通过借款人特征对借款生存时间和借款违约率的研究发现,婚姻状况并不能显著影响借款的生存时间和借款违约率。借款人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时间均为保护因素,高学历的教育背景、长时间的工作经历均会延长借款的生存时间,降低了借款人的违约风险;而借款人年龄为危险因素,年龄的增大会减少借款的生存时间,提高了借款违约风险。并且实证结果表明利率与借款生存时间存在正U型关系,在一定的利率水平内,利率的提高并不会引起借款生存时间的下降;当利率超过一定水平后,利率开始反映风险定价能力,较高的借款利率对应着较高的借款利息,更容易提前发生违约行为,减少借款生存时间。借款金额与借款生存时间存在倒U型关系,随着借款金额增加,减少借款的生存时间;当借款额超过某一临界值后,借款金额的增加使得借款的生存时间延长,违约率降低。进一步研究表明,投资者对于借款人特征存在明显偏好。在考虑了借款标的特征、借款人经济状况、借款人信用记录后发现,投资者对于借款人特征的筛选存在明显的偏好,年龄越大、已婚、教育程度越高、工作经历时间越长的借款人借款成功率更高,更容易筹集资金。说明投资者认为年龄大、已经组建家庭、受教育程度较高、具有一定社会工作经验的借款人比较诚信、责任感强、经济状况较为稳定,无论是还款意愿还是还款能力均较强,更值得信任。值得注意的是,借款人的成功借款次数是影响投资者出借资金的主要因素,P2P网贷交易中的投资者容易产生经验选择心理,选择出借给已经成功多次的借款人。投资者愿意向逾期还款次数多的借款人出借资金。逾期还款并不代表着发生违约行为,投资者可能认为有逾期还款行为的借款人还款意愿较强,但实际上逾期还款次数越多的借款人违约率越高。本文的研究结论为P2P网贷平台发展提供两点建议:一、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应该加强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建设与信息审核、信息披露机制建设。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信息量的数量可以帮助投资者准确识别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平台在审核借款申请时,应该严格审核借款人信息,甚至可以与借款人所在地的线下金融机构合作,实地审核以确保审核信息的真实性。二、加强投资者教育。投资者在出借资金时,对借款人特征的筛选存在明显的个人偏好,而具有投资者偏好特征的借款人发生违约的概率并不完全与投资者的预期所一致,说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是非理性的。影响投资者出借意愿的主要因素为借款人成功借款次数,说明参与P2P网贷交易的投资者投资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较低,仍然依靠“感觉”和经验进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