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沿线西藏野驴、藏羚羊和藏原羚三种野生动物的分布变化及适生性研究——以G219国道仲巴至噶尔段为例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t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速度不断加快,道路对野生动物生境的影响日益剧烈。本文主要以西藏野驴(Equus kiang)、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和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为重点研究对象,以研究区域内的坡度、坡向、海拔、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为环境变量,分析这四种环境变量下,西藏野驴、藏羚羊和藏原羚在研究区域内公路两侧的分布情况;以动物与公路的最短直线距离为依据,分析这三种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的分布与公路的关系;运用MaxEnt模型,结合三个物种的分布点数据及6个气候因子数据,模拟和评价三个物种在研究区域内的空间分布格局和适宜生态空间。主要结果显示:NDVI与三个物种的分布密切相关,均围绕在NDVI为负值的水源地带分布;其中西藏野驴主要栖息于坡度较缓的西北坡和北坡,藏羚羊主要栖息于坡度较高的东南坡,藏原羚主要栖息于坡度较高的南坡和东南坡。三个物种沿公路两侧分布的数量因其离公路的距离不同而有所差异,距离公路1000m的区域,西藏野驴的分布数量远高于其他距离区域,西藏野驴对公路干扰具有趋避性;藏羚羊主要分布在距离公路800m的区域,藏羚羊对公路干扰具有趋避性;藏原羚分布最多的区域距离公路100m,藏原羚基本适应了公路干扰。模型预测结果显示,西藏野驴在K2-K5段和K6附近区域的适宜度最高,藏羚羊在K6-K7段、K1、K5和K8附近区域适宜度最高,藏原羚在K6-K7和K7-K8段区域适宜度最高,适宜度高的区域适合设置野生动物通道。本研究结果希望为公路建设过程中野生动物的保护和野生动物通道的设置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
其他文献
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其演化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需要长时段的考究,既是一个自然问题,也是一个历史性问题。目前,关于宋代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在我国虽有起色,但仍较为薄弱。基于此,本文希冀在充分运用历史学的视角,广泛吸收历史地理学、环境考古学、生态学、环境学及环境变迁学等相关学科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对宋代长江沿线生态环境进行系统性、多维度、深层次的探索。  除引言和结语外,全文由四章组成,分析
学位
五通神自唐代便兴起于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此后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流传,是民间信仰中的重要现象,宋元时期因受到官方的认可而得到进一步发展。明清至民国,五通神表现出了极强的时代适应性,以财神和邪神的双重身份继续存在。由于五通神存在的特殊性,因此近年来该信仰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但其研究成果多为区域性考察,且主要集中于对源流的考述和从文学角度的分析,鉴于此,本文试图采用社会史视角对五通神信仰进行全景式的
学位
本文主要依据江西萍乡的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资料,通过对清代萍乡义祠的研究,探讨图甲制下的乡村社会结构。  义祠是清代萍乡图甲组织定期聚会、联合祭祀开籍祖先、议事、承充官府下派的保正、社长、社副、里书、图长等差役的场所。就义祠的性质来看,支撑义祠的是以“图”或以“甲”为基础的共同体组织,具有公义、信义的特征。义祠分为图祠和甲祠两种类型。所谓图祠是由图会建立的义祠,甲祠是由甲会建立的义祠。就义祠的空间分
学位
清末与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深刻变革时期,社会、政治、文化关系发生变化并重组。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教育走出了传统的中世纪,完成了向近代的转变。这段历史,有几个重要的事件,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都是其中之一。而这些重要事件均与中国公学的产生、发展、衰落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公学创立的时代背景是1901年的清末新政,直接原因是1905年留日学生反对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取缔规则》。封建官
学位
唐宋之际,中国传统社会发生一系列变革,使得宋代呈现出与唐前期迥然不同的社会风貌,其中之一便是社会流动的频繁。宋代笔记小说内容丰富多彩,更有对下层民众现实生活的描绘,具有极高的社会史料价值。故而,以笔记小说为视角,结合唐宋变革的时代背景,来观察宋代社会流动的微观场景,将更为直观、生动。宋代社会流动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即阶层流动、职业流动和人口流动。  阶层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阶层内部和各阶层之间的流动
学位
维多利亚时期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顶峰,也是大英帝国经济文化的全盛时代。首都伦敦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下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其经济结构的转型、政治制度的民主化都为伦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伴随着这一进程,伦敦三层式的社会结构也逐渐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过渡。本文借用社会学的社会分层理论,以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上层、中间阶层以及社会下层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其政治、经济、婚姻、教育、休闲方式等方面的类型与特点
学位
本文以抗战时期的安徽县政改革为研究对象,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宏观历史视野下,探讨新桂系主政安徽后,在特殊的战时环境下,为适应环境需要和巩固自身统治,如何在借鉴治桂经验和结合安徽实际的基础上,通过县政改革加强基层社会控制和增强抗战动员能力,巩固大别山抗日根据地的。通过对抗战时期安徽县政改革的研究,探讨国家权力如何实现对乡村社会的渗透,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在战时环境下实现整合,从而为抗战提供源源不断的人
学位
丧葬文化是古希腊人重要的文化,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古希腊人形成对死亡的独特观念,并且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独有的包括葬礼仪式、纪念仪式等在内的丧葬仪式。雅典是古希腊的重要城邦,由于雅典的文献和考古资料较为丰富,并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本文以雅典为例介绍希腊人的丧葬文化。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考察古风时代与古典时代希腊人的丧葬文化,分析希腊人的死亡观念,以雅典为例厘清私人葬仪、公共葬仪与其他纪念活动过程与作用
学位
近代上海的医学发展,与这座城市的成长一样,深受西方的冲击与影响,无论是医学教育的发端、医疗体系的构建,还是医院组织的创建、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乃至医学规范、习惯,等等,“西化”的烙印明显。凡此,均可追溯到租界时期的制度与管理。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外文档案、报刊资料、文集笔记、口述资料等的梳理与研读,以实证的方法、比较的视野,解析法租界时期医疗体系的构建历程,从中揭示其在医疗社会史和近代上海城市发展史上
学位
契丹族崛起于唐代.随着唐朝的衰落,契丹族发展成为当时中国北方边疆的强大民族.从10世纪初建立王朝到12世纪初为女真族所取代,其统治政权在亚洲北部存在200年之久.辽末还有一批契丹人在耶律大石的带领下万里西行,在中亚建立西辽政权,又将契丹族政权延续了近百年,契丹族的声威也藉西辽在欧亚大陆广泛传播.时至今日一些民族的语言中仍以"Catha"或"Cathay"等词称呼中国.学界对于契丹人的研究成果众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