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尔多斯乌兰木伦遗址发现于2010年,是鄂尔多斯高原继上世纪20年代发现萨拉乌苏和水洞沟遗址后时隔近90年的又一次新的重要发现。遗址地层为原地快速埋藏,堆积较厚,7个文化层中出土遗物主要为石制品和动物化石,埋藏丰富。经4次发掘已获石制品13146件,动物化石数万件,其中不乏烧骨,同时发现2处火塘遗迹和鸵鸟蛋壳等遗物。本文是作者对该遗址迄今发现的石器材料初步研究报告。报告主要从原料来源与利用、石核剥片技术、工具类型和修理技术、石制品拼合等几个方面对遗址的石器工业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实验考古学的方法对石片生产过程和方式等人类行为予以分析。结果显示,古人类在距离遗址约2km的河流阶地砾石层采集原料,通过对砾石大小、岩性质地等方面加以考量后带回遗址打制石器。石核剥片主要采用了硬锤锤击法,此外还有砸击法以及使用压制法的可能;剥片技术和序列体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预制技术;能够根据原料岩性和形状采取相应的策略,体现出在石核剥片方面的原料经济。工具类型是以锯齿刃器、凹缺器和刮削器为代表的小石器工业组合,具有旧石器中期文化的一般特征;个别石器类型和加工技术还表现出一些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风格。与国内外相关遗址的对比表明,乌兰木伦遗址石器工业具有鲜明的本土特点,是中国华北地区小石器工业传统连续演化的重要一环,为中国古人类“连续演化、附带杂交”理论提供了新的文化依据;而遗址石器工业中的一些西方元素,则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现代人迁徙路线假说等提供了重要线索。研究还表明,乌兰木伦遗址具备了狩猎屠宰场的要素,而非人类长期居住的场所;较厚的地层堆积以及不同文化层连续稳定的石器技术,说明遗址被同一人群长期重复使用。本文研究亦显示遗址石器工业已具备一定的“策划型”技术特点,而带铤石镞的出现则代表了“安全狩猎”和“系统狩猎”的出现,表现出较强的认知能力,其行为已具有现代性特征。最新验证的碳十四(AMS)和OSL测年结果为距今50-65 ka;最新的古植物学研究结果也指示了遗址环境为荒漠草原,气候温凉偏干。乌兰木伦遗址有望成为东亚现代人群的新代表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