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探测轨道设计与优化技术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3753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深空探测持续向前推进,开展对具有独特科学价值的小行星的探测已经成为深空探测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双小行星系统是众多小行星类群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大约有16%的近地小行星和主带小行星属于双小行星系统,该类小行星是我国未来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的首选目标。本文以小行星探测和防御任务为潜在的工程背景,对小行星探测任务转移轨道设计与优化、弱引力双小行星系统引力场建模和双小行星系统附近轨道动力学特性等进行研究分析。首先,基于指数正弦曲线形状法并利用遗传算法对小推力小行星转移轨道进行了初始设计,继而采用Radau伪谱法和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对小推力转移轨道进行了优化。采用指数正弦曲线法进行小推力转移轨道初始设计的关键是求解飞行时间约束方程,本文改进提出了一种计算效率好且计算精度高的指数拟合法。然后,采用复杂度和精度依次递增的球体-球体模型、椭球体-球体模型和改进的限制性椭球体-椭球体模型对双小行星系统的引力场进行建模,并对不同引力场模型下的双小行星系统平动点位置坐标偏差和三角平动点的稳定区域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引力势函数模型中椭圆积分难以计算这一问题,采用了计算效率高、无积分环节的二阶二次球谐函数模型来进行引力势计算,并比较验证了其计算效率和准确性。最后,本文采用构造流函数方法来计算分析不同模型下的双小行星系统共线平动点李雅普诺夫轨道及其不变流形。该方法不用求解近似解析解来作为计算初值,也不用求解状态转移矩阵,便于编程实现。在李雅普诺夫轨道及其不变流形的基础上,利用不变流形的渐进性和方向性,设计了不同模型下的双小行星系统捕获轨道和逃逸轨道;并且,进一步借助不变流形及其异宿连接,采用庞加莱截面法设计了双小行星系统不同模型下的不同共线平动点李雅普诺夫轨道之间的低能转移轨道。
其他文献
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研究了基于点云数据的光滑截面线生成算法,给出光滑截面线生成算法.●研究了基于点云数据的复杂截面线生成技术:1)对轮廓数据点进行排序;2)近似计算轮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PMC)是一种新型智能材料,在较低电场的作用下能发生较大的形变。由其构成的致动器具有致动方式简单、致动电压低、重量轻等优点,IPMC材料在仿生机器人
针对流体系统及流体网络的研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军用航空领域,目前国内对发动机油路系统已引入UG软件进行管路设计,但对流动特性分析尚缺乏高效的手段。在设计过程中,由
动力下降与着陆避障制导是星际软着陆任务的关键技术之一,直接决定着整个任务的成败。除了燃耗最优的性能要求以外,未来的月球和火星着陆任务需要探测器具备全天候在事先近乎
萝北县是国家级绿色水稻生产基地,位于黑龙江省鹤岗市北部地区,属于高纬度寒地水稻作区,年种植水稻面积达3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30%以上,以往主要以直播和人工插秧为主,工作量大
期刊
电动负载模拟器是用于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飞行器飞行过程中作用在舵系统上的铰链力矩的半实物仿真设备,用以考核舵机系统的实际工作性能。随着国防事业对飞行器的控制精度和
旋翼桨叶是直升机的核心部件,承受复杂的周期交变载荷作用,疲劳问题十分突出,直接影响直升机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目前,直升机旋翼桨叶广泛采用复合材料,使桨叶疲劳寿命得到大幅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和税务总局印发的《“十三五”时期税务系统全面推进依法治税工作规划》的有关规定,现将2019年税收法治建
期刊
涵道尾桨流场和气动特性的模拟是直升机空气动力学领域富有挑战性和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建立了一套通过求解湍流Navier-Stokes方程并结合动量源模型,来分析涵道尾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