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族”和“民族”想象成为台湾纪录片中表达身份认同的重要面向。本研究会针对台湾纪录片中本土化书写、个人意识表达,威权政治的触及、省籍禁忌问题、殖民经验等表达面向进行分析,并站在社会学批评学派的传统之上,通过跨学科系统分析新世纪台湾纪录片中身份认同问题。本研究中选择了“新世纪”作为研究的时间点,基于新世纪台湾纪录片的产量业已超过电影的产量,成为重要的舆论发生渠道,影响甚广。同时新世纪也代表着新的世代的开始,其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对于身份认同的书写也成为厘清台湾当代身份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具体讨论。第一部分以历史时间的角度为切入点,重点考察纪录片中对于历史记忆、创伤记忆的叙事的表达,探究新世纪台湾纪录片对于历史记忆的书写表征的身份认同。第二部分站在空间的角度来审视身份认同,重点考察新世纪台湾记录片中对于台湾空间书写的表征的身份意义,以及岛屿在身份认同中的精神书写。第三部分以全球化与后殖民的理论出发,进一步的审视新世纪全球化语境下台湾身份认同的危机,这些危机包括台湾纪录片中的人物身份认同所呈现出的乡愁、记忆和身份认同杂糅与断裂,并伴随着本土认同的文化危机,落实了一种“无地方感”的身份意识。第四部分我们回归到新世纪的当下,审视纪录片中的青春、自然与本土化的书写,探寻这些书写面向的背后,暗含的身份认识及话语诉求。结语部分本文得出的总结为,站在“纪录片作为身份建构的工具”认知之上,从大陆的视角来审视台湾主体精神时,伴随而来的是种种“认同”的杂糅与焦虑,通过站在时间、空间、人物、本土化的角度展开叙述,我们仍然能够明白其中蕴含的有关历史记忆、省籍问题等对台湾产生的特殊情结,并最终得出,新世纪台湾纪录片中整体身份认同呈现了杂糅、断裂、多元的面向。并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纪录片的内容呈现上可能在艺术形式上更为积极,但是在其内涵表达上仍旧摆脱不了台湾自身身份认知存在的种种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