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问题的产生根源长期困扰着人类的发展进步,对此,一方面要反思过去极端行为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更要从意识根源上找到产生错误行为的原因;西方学者从“人类中心”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角度对该问题做了一系列的剖析和解释,但都不能指其要害,于是产生了“生态良知”这一关于生态伦理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新学说。“良知”作为儒家传统经典概念之一,其内涵和外延早已有了十分丰富的内容。明代大儒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将“良知”概念外延发挥至极,他以“良知”为“天理”,以“良知”为万物构成的根源和可以实现沟通的根本,使人在“致良知”的过程中实践和履行“生态良知”的观念,帮助人们成为“生态人”。在生态文明背景之下,解析生态良知、致良知观念的具体含义,以中国哲学传统为文化背景寻求当代中国生态问题的解决对策,使人们更容易接受生态良知的观念、促进其具体落实。生态文明社会的建成、美丽中国理想的实现,除了借鉴国际先进思想的新影响之外,更应该使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自然观,如“万物一体”、“良知天理”、“合理取用”等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观念得到重生。以期能够使人们在思维意识、身体力行中改变过去对环境的错误取用观念,找到和实践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新路径。可以说,“生态良知”便是当下生态全球化时代的“大良知”和“新良知”。借鉴王阳明致良知说的功夫论,用“知行合一”的手段途径去实现“生态良知”在现代人心中的复归,使人们从心理上和行动上能够符合生态良知的标准,才可以真正实现“物我合一”的生态文明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