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脓毒症是创伤、烧伤、休克、感染、大手术等临床急危重症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诱发脓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重要原因。目前世界范围内因脓毒症、脓毒症休克及其后遗症而导致住院患者病死率在显著增加,已成为世界性难题。近年来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严重脓毒症患者的疾病发生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凝血功能异常关系密切,是导致病患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从调整异常的凝血系统入手治疗脓毒症是临床研究的新思路。但目前来讲,单纯西医治疗很难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尤其在改善凝血功能障碍方面除活化的蛋白C(APC)外,其他治疗都尚无明确的循证医学依据。随着有关脓毒症中医理论体系的逐步建立,通过中医药干预脓毒症发生、发展的研究正在逐步展开。导师刘清泉教授总结多年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经验,认为气阴两虚、阴竭阳脱是脓毒症的病机之本,而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又多属中医“血瘀证”范畴,故由此提出“气血理论改善凝血功能障碍”观点,即针对脓毒症凝血功能患者应用具有益气扶正、化瘀解毒功效的中药进行干预,结合西医有效抗炎治疗,达到改善凝血,逆转病变发生、发展,提高救治成功率的目的。研究目的:通过研究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在使用中药益气扶正、化瘀解毒后,凝血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为今后类似病患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观察2005年7月至2008年3月东直门医院ICU收入的符合入选标准的40例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生脉注射液治疗组和血必净+生脉注射液治疗组,分别检测患者血凝(PT、APTT、TT、FIB)、D-D、PLT值以及注意监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血凝(PT、APTT、TT、FIB)、D-D、PLT动态演变情况,并相应进行Marshall、APACHEⅡ评分,以研究中药对各脏器功能尤其是凝血功能障碍的影响情况;另记录患者28天临床转归,从而研究中药益气养阴、解毒化瘀法与预后间的关系。研究结果:①生脉注射液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APTT水平、Marshall评分低于治疗前,APTT水平和Marshall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APACHEⅡ评分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②血必净+生脉注射液组治疗前后比较,PLT和TT水平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PLT水平高于治疗前,PT水平低于治疗前。APTT、PT、INR水平,Marshall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APTT、PT、INR水平和Marshall评分、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③单纯生脉组和血必净+生脉组比较,治疗前除PLT、D-D值外在病情轻重及其它凝血功能障碍指标上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从总体均数来看,生脉组PLT值高于血必净+生脉组,D-D值低于血必净+生脉组,表明在此两项凝血指标上血必净+生脉组异常程度高于单纯生脉组。生脉组、血必净+生脉组治疗后在病情轻重及凝血功能障碍、病情预后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从治疗前两组对比中发现生脉+血必净组的APTT、D-D指标是明显异常于单纯生脉组的,在完成相应疗程后,两组在各项指标上已均无显著差异,这可从另—侧面反映生脉联合血必净在改善血小板计数、D-D值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结论:根据中医气血理论,针对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病患,单纯使用中药益气或在益气的基础上联合解毒化瘀法,均可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及改善病情严重程度,并对患者预后有一定积极治疗作用,另一方面,临床研究发现若从益气行血和解毒化瘀两方面同时入手则可取得更佳临床疗效。这一结果为今后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病患的中西医治疗提供了一定临床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