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属“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多元文化的西部地域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子课题“西部典型地域绿色建筑工程示范与技术体系(编号2017YFC0702405)”的基础研究;以示范工程即南宁园林艺术馆所在的广西西江流域为研究范围,以流域内属《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代表性乡土聚落为基础研究对象(129个),以各气候因子观察区对照区中的典型乡土聚落为重点研究对象(10个);主要从人类学、社会学、建筑学等综合学科视野通过文献收集、田野调查和多学科方法旨在识别与提炼流域内代表性乡土聚落的生态营造体系和生态文化,为示范工程的设计施工及建立现代区域生态绿色技术体系提供依据。研究首先通过查阅历史文献资料梳理广西西江流域自然、人文环境概况,以及乡土聚落/民居的基本类型,可知处于湿热环境的广西西江流域拥有悠久的人类居住史,是中华流域文明、岭南居住文化的代表地区之一;同时历来也是多民族间的交流聚集地,境内具有丰富的建筑文化。其次通过代表性乡土聚落分布图与各环境因子分布图的叠加,分析宏观区域内对乡土聚落分布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并制定相应的聚落类型区划。首先通过基础研究对象(代表性聚落,共129个)与地理、气候、灾害各因子分布图的叠加可知,代表性聚落在宏观分布上较少分布于极端地理气候区域,在自然环境适应性视角下代表聚落具有常规的普遍性。其次可知,代表聚落宏观分布与日照、风力、降水三个气候因子分布具有相关性,据此绘制《主要气候因子影响下的聚落类型区划》,主要分为主导气候因子影响区、复合气候因子影响区、“空白区”三类,各影响区中都有各自气候因子的高值区。将各气候因子的高值区作为观察区,将其周边受该气候因子影响较弱的区域作为对照区,通过对各观察区、比较区山地平地型乡土聚落民居的进一步观察,梳理区域聚落民居共性,筛选典型乡土聚落(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及文献收集获取典型乡土聚落的相关信息,再根据观察区与各自对照区同地理类型典型乡土聚落的比较分析,进一步得到乡土聚落对特定的地理(山地、平地)、气候条件(风、光、雨)发展出不同的生态营造体系(聚落选址布局、民居构造材料方面)及文化(制度、习惯、禁忌),其中共梳理了山地、平地聚落对风、光、雨回应的6种类型的生态营造体系:1)对风力回应:聚落形态为梳式,山地民居为三间一幢(硬山顶)单体;平地民居为天井式(硬山顶),两种类型的聚落都具有防风通风的特征;2)对降水回应:山地聚落形态为散点型,民居为三间一幢(悬山顶泥砖墙)单体,主要具有防水防潮特征;平地聚落形态为树枝型,民居为天井式(硬山顶青砖墙带檐廊),主要具有防水特征;3)对日照回应:聚落形态为组团型,山地民居为纵长方形“前一明两暗后厅型”干栏(悬山顶带檐廊),主要具有遮阳隔热及散热的特征;平地民居为纵长方形“前一明两暗后厅型”(悬山顶泥砖墙带檐廊)地居,主要具有遮阳隔热的特征。根据各生态营造体系可知:1)营造体系主要有本土和移民的两套体系,本土体系多属于百越民族,多集中在广西西江流域的西部、北部山区;移民多属于汉族,多集中在流域中部、东部等地的平原地区,不同类型都针对自然环境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2)营造体系是由聚落选址布局及民居构造材料共同组成的完整系统,孤立片面地选取系统的一部分观察不能达到对环境全面回应的目的;另外传统的生态营造体系也存在不足。3)生态营造体系对自然因子的回应既有防御,也有利用的特征。4)生态营造体系有效回应特定气候因子的同时产生了其他的挑战。根据不同地形的聚落对各气候因子回应产生的特定聚落生态营造体系及生态文化可知,住民在聚落及民居营造、使用、维护过程中产生的生态文化不仅是对气候因子的进一步回应,比如强风地区住民修建风神庙,强降水区住民祭祀水神等等,同时也是对生态营造体系的完善与支持,比如聚落整体的空间格局具有公共性,在聚落演变过程中较难维系,住民世代通过设立制度与禁忌或行为习惯来维持。此外住民还通过禁忌保护聚落中防风、遮阳的林木。又如在强风与强降水区的住民都需要定期整饬屋面、更换屋瓦保持屋面防水、防风性能。综合可知,广西西江流域各传统乡土聚落在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产生了多种独特的富有智慧的营造理念、策略、措施及生态文化。在今后的乡土聚落研究保护工作中,首先不可忽视乡土聚落富有智慧的自然环境适应性能力,其次应该整体、全面、辩证、客观地考察聚落各个层面的特征,否则对聚落来说可能是一种破坏,比如白雪屯近年改稻作为旱作(甘蔗)破坏了聚落结构导致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在黄姚镇的保护工作中,上级拨款修缮民居的初衷是为了保护聚落,可这导致住民不再自主定期地翻修屋面(维护),反而加速了民居毁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