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切马铃薯褐变调控技术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ageg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工作的繁忙迫使人们更追求快速食品,目前鲜切食品已在现代人生活中占据了绝大部分,其中鲜切果蔬中的马铃薯在鲜切食品中是最具有拓展的领域。鲜切马铃薯既给各行各业带来经济利润,又给消费者节约时间的开流,得到广大人们的好评。但是与未经过加工处理的马铃薯对比,鲜切马铃薯的褐变现象是它极大的短板,同时也给商家带来巨大的亏损。本文以“荷兰”马铃薯为实验材料,首先通过单因素筛选不同浓度无水柠檬酸、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海洋鱼蛋白肽、海洋鱼低聚肽和亚硫酸氢钠防褐变剂对鲜切马铃薯褐变抑制效果以及响应面优化试验筛选最佳优化防褐变剂;其次探究最佳优化防褐变剂处理和冷藏、冰温和相温结合优化防褐变剂对鲜切马铃薯褐变的影响,测定相关指标,确定最佳优化防褐变剂和贮藏环境。试验结果如下:1.筛选出无水柠檬酸、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以及亚硫酸氢钠对鲜切马铃薯褐变抑制效果明显,效果排序依次为:2.0%无水柠檬酸>0.025%亚硫酸氢钠>0.4%木瓜蛋白酶>0.3%菠萝蛋白酶>0.4%海洋鱼低聚肽>0.5%海洋鱼蛋白肽。其中无水柠檬酸的浓度选择在1.0%~2.0%之间;木瓜蛋白酶的浓度选择在0.2%~0.4%之间;菠萝蛋白酶的浓度选择在0.3%~0.5%之间;亚硫酸氢钠的浓度选择在0.015%~0.025%之间。2.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的结果表明:由响应面方差分析三种防褐变剂的影响顺序为:无水柠檬酸>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1.5%无水柠檬酸+0.3%木瓜蛋白酶+0.4%菠萝蛋白酶组合的优化防褐变剂对鲜切马铃薯褐变抑制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鲜切马铃薯褐变度为0.332%。3.贮藏期间,优化防褐变剂处理延缓了鲜切马铃薯褐变现象,同时鲜切马铃薯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POD活性和PAL活性一直呈上升趋势,PPO活性和总酚先降低后上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说明优化防褐变剂处理使鲜切马铃薯细胞膜的处于较稳定状态,抑制了PPO、POD和PAL酶活性,延长了鲜切马铃薯的贮藏时间。通过多元量统计分析得出优化防褐变剂处理组与对照组差异较明显,与褐变度、POD、MDA、PAL的指标相关性强,差异指标为POD和相对电导率。4.相温结合优化防褐变剂在贮藏期间褐变度、TSS含量、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速率、总酚、相对电导率、MDA、PPO活性、POD活性和PAL活性相比较其他两组处理皆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平,而VC含量保持较高水平。又通过电子鼻测定证明能够有效地将相温处理与冷藏处理区域完全分离;而多元量统计分析得出,相温处理与冷藏处理有明显分组差异,差异指标为呼吸强度和POD,说明相温+优化防褐变剂是最适宜鲜切马铃薯贮藏方式。
其他文献
二氧化钒(VO_2)薄膜因为具有明显的金属绝缘转变(MIT)特性而在智能窗和红外探测等设备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虽在单晶衬底能够生长出优异性能的VO_2薄膜材料,但是单晶衬底价格昂贵,难以应用于商业模式,亟待需要价格低廉的衬底并且兼具优良物性的加工制备方法来引导未来VO_2薄膜的商业应用。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在价格低廉的非晶玻璃衬底上利用脉冲激光技术制备VO_2薄膜,并对其生长机理以及光电性能方
秋葵(Hibiscus esculentus L.)是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使得秋葵从传统蔬菜向新型的绿色营养保健功能性蔬菜转变,并且在我国的栽培面积也不断地扩大。秋葵主要食用器官是果实,且嫩荚的鲜食期比较短,自开花至花后10天左右果实即纤维化从而失去可食用性。目前,有关秋葵果实品质及老化的系统研究报道较少,为此,本试验选择了我国广
我国西瓜栽培面积及产量均为世界首位,同时也是西瓜消费第一大国,糖含量是西瓜最为重要的品质性状,优异西瓜自交系是品种选育的基础,配合力和杂种优势是评价自交系育种价值的重要指标。优势组合的筛选是育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多种杂种优势预测方法的比较之下,配合力预测杂种优势相较而言简单、可行。本试验以7个西瓜品系为亲本,采用半双列杂交试验设计方法,对果糖含量、葡萄糖含量、蔗糖含量以及总糖含量进行配合力分析和
缩酮因自身特殊香气而广泛应用于食品香精、化妆品、酒类、冰淇淋调香、油漆工业、医药中间体、特殊溶剂等广泛领域。传统缩酮反应选用盐酸、硫酸、磷酸等作为催化剂,但容易
碳四资源是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主要来源是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和蒸汽裂解制乙烯装置。随着烷基化不断发展,异丁烷供不应求,且正丁烷的利用率低,因此,正丁烷异构化生产异丁烷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经典方药犀角地黄汤治疗热毒炽盛型坏死性筋膜炎清创术后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平行设计对照方案,将满足纳入标准的31例坏死性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及对照组1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术后第一天起连续口服汤剂犀角地黄汤5天,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治疗。观察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及第7天白细胞水平及C反应蛋白水平,术后第3天、第5天及第7天创面渗出情况
巨野矿区彭庄煤矿西翼-700m胶带下山埋藏深,多穿越软弱破碎的泥岩层,为典型的软岩巷道。为更好地掌握围岩变形规律与破坏机制,在现场监测、钻孔窥视仪及地质雷达探测的基础上,围绕彭庄煤矿岩巷所面临的支护难题,以西翼-700m胶带下山为例,改进现有支护方案,提出安全高效的支护型式,最终建立了彭庄煤矿深部围岩支护技术体系,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本课题采用现场监测、理论研究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等方法就彭庄
滨南油田属于中孔、低渗透油藏,目前处于中低含水、低采出程度、中低采油速度开发阶段,受注水水质不配伍、洗井回水流程不完善、增注工艺不健全等因素影响,该油藏存在地层污
众所周知,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各种能源。伴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离不开能源的支撑。然而传统的各种能源资源,例如天然气、石油、煤炭等愈发枯竭,并且这些传统
甜玉米,由于存在季节性强、贮藏期短,不易保存等问题,大多把新鲜甜玉米加工成速冻甜玉米以达到一年四季供应。虽然我国甜玉米产量大,但针对甜玉米的加工研究较晚,深加工的甜玉米产品种类不够丰富,使其发展受到了很大制约。为解决这一问题,对在加工成速冻形式这一过程中,不同处理方式下,本地甜玉米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分析,判断其作为软包装甜玉米粒的适用性。针对甜玉米的营养成分特点,结合软包装食品的货架期长、携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