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不同手术方式在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时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方式的临床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的33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行不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颈椎损伤类型及脊髓受压部位的不同分三组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比较。前路组19例(椎体、椎间盘前纵韧带等受损,脊髓前方受压者),后路组9例(椎板骨折、后纵韧带损伤等从后方压迫脊髓者),前后联合手术组5例(脊髓前后方均受压者)。观察记录各组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采用spss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JOA评分及Franke1分级法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中未见明显大血管、气管、食管、脊髓意外损伤。术后经x线或CT检查植骨于术后3-4个月内获得骨性融合,其中前路组1例术后1周复查X线显示钛网偏移,但无脊髓损伤加重表现,改为后前路复位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后获得满意固定,于4个月后骨性融合。其余无发生钢板断裂、螺钉松动等并发症、无假关节、骨不连发生。术后颈椎间高度、生理曲度无丢失。通过比较三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等,采用SPSS10软件进行分析,前路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后路及前后路,有显著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前路少于后路及前后路,有显著差(均P<0.05),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三组的患者术后JOA评分较术前均有改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各组组间术后JO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个月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1分级,除其中完全性脊髓损伤的6例,术后神经功能无明显恢复,但上肢疼痛、麻木感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12个月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平均提高级数为:前路组1.3级,后路组1.2级,前后路组1.0级。结论:1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手术治疗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恢复颈椎椎体间的正常序列、解除颈髓神经根的压迫、防止未损伤神经组织的继发损伤或再损伤、恢复重建脊椎的稳定性、尽早无痛下康复功能锻炼。2前路手术、后路手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三种术式均能达到减压、复位和重建脊柱稳定性、恢复脊髓功能等目的,并各有优劣。3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下颈椎损伤的类型、损伤机制、损伤部位的不同等而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