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迄今为止,“鲁迅研究”作为一门显学其发展历史已近百年,相关的论著、资料也可谓卷帙繁丰,研究方法也在频繁的变换之中。在21世纪的今天,当我们从人学的角度来对鲁迅的作品及其作品中所包含的丰富思想进行更深层次的哲理反思时,会发现鲁迅终其一生所关注的都是个体人格的独立、精神自由的实现,关注的是人的生存境况和命运。他思考的中心不是政治和经济的改革,而是人的主体性的建立,从而使他的思想具有了明显的人学本体论的特色。但鲁迅思想的这种特色并非只是对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人学本体论思想的简单继承,它更是一种超越,鲁迅给人学本体论思想注入了新的内涵。通过对鲁迅不同时期其作品思想内涵的具体分析,会发现鲁迅对人的关注也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全面的渐次发展的过程,由初始的把人作为一种单纯的孤立的精神存在物来观照,到后来的对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关注再到最终对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统观,从而完成了对马克思所界定的“完整的人”的探求与建构。 鲁迅处身于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复杂的社会背景之中,他自身思想的发展也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笔者认为,就鲁迅一生的人学思想的发展线索来看,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少年时代——处身于传统文化氛围之中,其人学思想也表现为以群体本位为特征;青年时代——接受了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人学本体论思想,高扬个体本位的旗帜;中年阶段——生活实践中“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冲突”引发出他思想意识中个体本位与群体本位的冲突;晚年阶段——类本位意识的萌芽。鲁迅思想发展的这一历时性线索与马克思把人的历史生成过程归结为三个发展阶段是有着内在的逻辑一致性的,即:一、自然形成的“人的依赖关系”形态(其表现形态为——以群体为本位);二、“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其表现形态为——以个体为本位);三、“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形态(其表现形态为——对群体本位和个体本位意识的超越)。由于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是极其复杂的,其从客观上本身就压制了类本位思想在中国的发展。鲁迅的类本位思想意识还只是处于萌芽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形态,但这已充分表明了他思想的超前性,同时也决定了他在现实中的尴尬处境。他后期的苦闷、孤独、及其与所谓“四条汉子”的斗争都是这一冲突的曲折反映。可以说,鲁迅完成了中国传统人学观念向现代的转型。 理性认识来源于并依赖于感性认识,鲁迅人学思想的发展变化同样离不开他的生活实践和生命体验。作为一个文学家,生命体验在鲁迅思想的发展、人学观念的转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余论中,笔者结合当前中国的现实状况,从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的冲突、民族意识与世界意识的冲突两方面阐明了鲁迅的人学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所在。如何正确地处理好二者间既辩证又统一的关系,鲁迅的人学思想会给我们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