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冰期以来孤山屯泥炭地高分辨率气候变化的植硅体记录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hinajsw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东北地区位于欧亚大陆东部边缘,东临太平洋,处于东亚季风影响区,是反映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且本区气候冷湿,泥炭地广泛发育。由于泥炭地蕴含丰富的古气候信息,因此可做为高分辨率古气候研究的理想载体,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孤山屯泥炭地7.5m的泥炭剖面样芯进行1cm间隔的取样,并对泥炭样品进行AMS14C测年和植硅体分析,得到了13.0 cal ka BP以来的高分辨率的古气候变化的植硅体记录。通过对植硅体序列进行定性、半定量和定量的重建,恢复了孤山屯泥炭地的古温度和古降水的变化,并利用频谱分析讨论了孤山屯泥炭地古气候变化的周期,并综合前人对东亚夏季风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利用植硅体指标反演东亚夏季风演化的可靠性,重建了13.0 cal ka BP以来东亚夏季风的演化过程。主要结论如下:1.孤山屯泥炭剖面中观察到的植硅体类型十分丰富,包括鞍型、齿型、帽型等32种类型的植硅体同时也发现了部分硅藻和海绵骨针。植硅体分析结果表明孤山屯泥炭地以草本植物植硅体为主,也包含少量的木本植物植硅体。其中,草本植物植硅体主要来源于早熟禾亚科、黍亚科、虎尾草亚科、莎草科、蕨类植物。植硅体组合、温暖指数和PCA-F1得分的结果表明,13.0 cal ka BP以来孤山屯泥炭地的古气候经历了冷湿(13.0-11.1 cal ka BP)-暖湿(11.1-6.5 cal ka BP)-转暖干(6.5-2.1 cal ka BP)-冷干(2.1cal ka BP-至今)的气候演变过程。2.利用植硅体-温凉指数函数和植硅体-降水转换函数重建了本地区的古温度和古降水的变化,重建结果较为准确的重现了GISP2冰芯δ18O和北大西洋浮冰记录的千年尺度至百年尺度的气候变化过程和事件,包括新仙女木事件、晚冰期向全新世的过渡过程、8.2 ka和4.2 ka事件,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也有所反映。3.对重建的古温度和古降水序列进行频谱分析发现,孤山屯泥炭地的气候变化存在1.6 ka、1.2 ka的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和500 a左右的百年尺度的气候周期性变化。1.6 ka和1.2 ka的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可能与太阳活动相关。500 a左右的气候变化可能与厄尔尼诺活动相关。4.重建的古降水和PCA-F1得分能够很好的反演孤山屯泥炭地晚冰期以来东亚夏季风的演化过程,即:在YD时期东亚夏季风较弱,降水较少;从晚冰期进入全新世,降水增多,东亚夏季风持续增强;进入全新世以后,距今11.0-6.5 cal ka BP时气候最为湿润,东亚夏季风最强,而距今3.0 cal ka BP以来,降水减少,东亚夏季风持续减弱,直至小冰期结束。结果充分说明植硅体可以作为东亚夏季风研究的可靠代用指标。
其他文献
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是随着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照明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无线光通信技术。由于白光LED拥有节能、寿命长、可靠
为研究黑胫病烟草根际土壤理化环境和其微生物多样性,了解其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从而为健康植烟土壤生态系统构建和保持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以2014‐2015年四川凉山州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稀土离子掺杂的上/下转换发光晶体已经作为新一代功能材料出现,它们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如长发光寿命、低毒性、尖锐的发射带,且在生物成像、化学传感器、防伪和3D显示等方面展现出潜在的应用。然而对于其实际应用来说,有限的上/下转换发光效率还远远不够。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向稀土发光材料中掺杂异质离子Cu2+或Ca2+离子,使其上/下转换发光效率得到提高”来展开,具体如下
目的:癌症和昼夜节律之间的联系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BMAL1是调节昼夜节律的核心因素,其变异常与包括癌症在内的人类疾病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东北地区人群中BMAL1基因三
当今社会,能源存储的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发展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迄今为止,锂离子电池技术因具有较高的比容量、较长的循环寿命、对环境友好、没有记忆效应等优势,
细菌性疾病是引起水产养殖生物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危害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银纳米粒子(AgNPs)具有杀菌作用强、广谱杀菌且不产生耐药性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可为
目的:采用适宜的环氧化方法,合成出一系列手性2,3-环氧丙醇类化合物,在手性2,3-环氧丙醇结构中引入磷酸酯基团,制备相应的2,3-环氧丙醇磷酸酯类化合物;对合成的3-苯基-2,3-环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以研究蛋白质间相互作用与识别为核心的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迅速兴起。其中蛋白质-配体对接方法是研究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与识别的主要内容之一,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related factor 6,TRAF6)是先天免疫系统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在已知的细胞信号通路中,它既是接头因子,受众多上游
目的:金属镉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在人体中蓄积。金属镉也可以与体内的巯基蛋白结合导致蛋白功能丧失,引起氧化应激、凋亡、坏死等。HMOX1基因在体内目前多数研究认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