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氧诱导建立视网膜新生血管SD大鼠模型,用于视网膜新生血管治疗方法的评价。观察在视网膜新生血管SD大鼠模型眼玻璃体腔内注射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PEDF基因后,SD大鼠眼玻璃体及视网膜组织内PEDF表达量的变化及其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发生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PEDF基因对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的可能机制,为今后的综合治疗提供前期研究。方法:将20只鼠龄7天(P7)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计20眼。均暴露于80%±2%的高氧环境下5天后返回正常空气环境中饲养。两组大鼠均于出生后14天(P14)行玻璃体内显微注射,注射药物分别为空白腺病毒载体(AV-Blank组)及编码PED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V-PEDF组),剂量均为1×10~9pfu,1μl。注药后三天(P17)处死大鼠,摘除眼球,其中左眼做病理切片、HE染色以观察视网膜组织新生血管的发生、消退情况。右眼用RT-PCR方法检测玻璃体组织中PEDF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视网膜组织PED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P17天时高氧诱导组SD大鼠视网膜可见大量增生且扩张变形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平均每张眼球切片上突破内界膜且与内界膜有联系的新生血管核数为99个,而正常组则少于1个,两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1)。玻璃体内注药后5天采用RT-PCR方法分析视网膜新生血管大鼠模型中AV-PEDF组玻璃体组织PEDFmRNA的相对表达量,平均每个标本为0.8413±0.07919,而AV-Blank组为0.3135±0.1795,两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示PEDF蛋白主要分布于视网膜组织的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外核层及RPE层,Image pro-plus4.5软件分析视网膜切片上PEDF阳性颗粒的总IOD值,AV-PEDF组平均每张切片为418921.90±30407.96,而AV-Blank组为56145.63±6319.08,两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1);计数视网膜切片上突破内界膜且与内界膜有联系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AV-PEDF组平均每张切片为44.09±9.61,AV-Blank组为102.89±13.45,两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高氧诱导的SD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具有可重复制作及定量研究的特点,是进行视网膜新生血管药物干预研究合适的动物模型。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PEDF基因可上调视网膜新生血管大鼠模型眼玻璃体及视网膜组织中PEDF的表达量,且上调的PEDFmRNA与蛋白水平与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与消退相关。实验数据显示重组腺病毒介导的PEDF基因的短期表达是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可行的方法并可能在将来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疾病中发挥重要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