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财政政策研究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inqin274385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被称为中国版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这一计划量化了到2020年居民收入增长的目标,对于扩大内需而促进经济增长、缩小贫富差距而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该计划已处于实施阶段,作为国家常用工具的财政政策必将在该计划实施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这一计划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不是简单的增收问题,而是涉及到发展经济、控制通胀、缩小贫富差距三方面的社会变革。因此对本文主题的研究既要有单纯研究财政政策促增收的共性,又要有与发展经济、控制通胀、缩小贫富差距联系起来研究的独特性。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比归纳了国内外促进居民收入增长的研究现状。国外学者主张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居民就业、税收、转移支付、加大对教育和人力资本的投入、健全社保体系、工会议价的方式来提高居民收入。国内学者主张通过税收、转移支付、健全社保、增加更多的公共服务的方式来提高居民收入。与国外不同是国内学者尤其注重对促进农民增收的财政政策研究。运用定性分析法明确了报告中的居民收入倍增的内涵。即扣除物价之后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购买力的翻倍。在紧扣这一内涵的基础上运用理论研究法分析了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居民收入倍增与财政政策的关系。运用图表的形式分析了居民收入增速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速、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居民收入增长的结构不合理问题。开展预测性分析得出经济的中速增长、逐步加快的城镇化、收入来源的多样化都增大了该计划成功实施的可能性。但是物价上涨、人口老龄化、较低的劳动者素质与生产效率、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和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的缺失、政府服务和管理水平的欠缺、低收入群体增收难度大、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等诸多因素又会制约该计划的顺利实施。运用对比研究法借鉴国际经验,以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中运用的财政政策如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支出与引导鼓励民间投资、增加教育科技财政投入、对农业进行高额补贴、对低收入者进行补贴、采取减税政策等作为参考。结合我国国情,从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两个方面提出了实现倍增目标的财政政策选择。前者包括完善税制、大力推行结构性减税;后者包括:加大基础性产业和公共设施的投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低收入者和农民的补贴、加大教育投入、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为了培养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所需求的新型人才,对普通高中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进行大范围的调整和改革成为各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自2003年颁布《普通高中课程
寄生于家鸡体内的绦虫,种类繁多,有戴文科、膜壳科、双殖孔科的各种绦虫。最为常见的鸡绦虫是属于戴文科的赖利属和戴文属的四种绦虫,这类绦虫均寄生在鸡的小肠,主要是十二指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病理形态学改变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表达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减轻肺纤维化的可能机制,为辛伐他
本文是在翻译实践项目基础上写出翻译报告,材料节选自IMF所发布的2013年全球经济走势预测报告《世界经济展望》第2章,内容为就各地区和各国中短期经济情况所作出的预测。作者在
切实履行防范风险监管责任$$记者:日前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把握好金融工作的四项重要原则,其中之一即是强化监管,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请您结合河南银监局及全省
报纸
近些年来,境外来华发展的国际非政府组织数目呈不断上涨趋势,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不乏它们的身影,它们通过国际网络平台提升公众的社会意识,通过游说政府争取边缘群体
星期天,妈妈带着彤彤去同事张阿姨家串门。刚到小区门口,就看到张阿姨领着一大一小两个孩子迎了过来。张阿姨热情地招呼:"彤彤的个子可真高,介绍一下,这是亮亮哥哥,这个小不
探究性教学是在教师的启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性教学的本质在于教师不直接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告诉给学生,而是创造一种教学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索和发现获得新知,基本过程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方案、进
我国2010年颁布的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对楼盖振动舒适度提出了要求,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对楼盖竖向自振频率提出了要求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教学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有以下感受。  一、把握课程特点、深钻教材,创设生活情境,提高道德认知  现在的《品德与社会》课本,每一课都是几幅图配几句话。如果照本宣科式教学,一课要不了多长时间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