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纳米制剂技术,改善丹参酮进入体内后发生的快速分布和广泛消除,从而提升丹参酮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最终有效地克服种种机体屏障将丹参酮整体共递送到肿瘤细胞内发挥多组分协同抗肿瘤作用。方法:(1)通过文献调研法和指纹图谱检测并确定丹参酮提取物的指标性成分并进行含量测定;(2)采用薄膜蒸发-高压乳匀技术制备载丹参酮的共递药纳米粒并进行工艺优化,对得到的丹参酮纳米粒进行粒径、电位、多分散性评价,并通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纳米制剂技术,改善丹参酮进入体内后发生的快速分布和广泛消除,从而提升丹参酮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最终有效地克服种种机体屏障将丹参酮整体共递送到肿瘤细胞内发挥多组分协同抗肿瘤作用。方法:(1)通过文献调研法和指纹图谱检测并确定丹参酮提取物的指标性成分并进行含量测定;(2)采用薄膜蒸发-高压乳匀技术制备载丹参酮的共递药纳米粒并进行工艺优化,对得到的丹参酮纳米粒进行粒径、电位、多分散性评价,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葡聚糖凝胶柱法获得该纳米制剂的丹参酮含量及包封率;(3)采用反向透析法考察丹参酮纳米粒在生理和病理环境下的药物释放动力学;(4)构建跨Caco-2上皮细胞屏障模型模拟小肠环境进行丹参酮及其纳米粒的肠单层细胞渗透性研究;(5)大多数药物作用于细胞内部,研究制剂与细胞的相互作用是必要的。制备粒子大小、形态和表面性质与丹参酮纳米粒类似的香豆素纳米粒(C6-NPs),具有荧光标记的C6-NPs用于进行细胞摄取制剂研究,此外通过增殖抑制实验研究丹参酮及其纳米粒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6)鉴于三维肿瘤球模型具有接近于实体瘤的细胞结构和环境,构建了Hep G2肿瘤球模型,用于评价丹参酮纳米粒的组织渗透性和组织毒性;(7)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含量分析方法来探究丹参酮纳米粒的在体药动学,构建小鼠H22皮下移植肝肿瘤模型,研究丹参酮纳米粒的体内抗肿瘤药效。结果与讨论:(1)选取丹参酮中即是药效成分又是含量最高成分的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和隐丹参酮作为模型药物,对共递药纳米粒的递药特性进行研究。(2)制备的丹参酮纳米粒呈橙黄色乳液状,粒径范围为144~148nm,Zeta电位在-26~-29m V之间,多分散性为0.11~0.14,为单分散体系。测得共递药纳米粒中各丹参酮成分具有较高的包封率,丹参酮的整体包封率>90%。(3)体外释放研究结果显示当丹参酮被纳米粒共包载后,表现出显著缓释作用。同时丹参酮纳米粒在p H 7.4生理环境、p H 6.8和p H 5.0肿瘤病理环境下都表现出中药多组分异步释放规律。环境p H的改变不影响纳米粒的释药特性,其机制是Fick扩散和骨架溶蚀两种模式共同作用。(4)共递药纳米粒对丹参酮中不同成分具有不同的跨上皮细胞屏障能力,由各成分的渗透量计得纳米粒中整体丹参酮的单位面积渗透量是混悬液的8.97倍,该纳米粒提高了丹参酮的溶解度,具有更强的上皮细胞屏障渗透能力。(5)细胞摄取实验结果显示,5min时C6-NPs组的荧光强度是游离香豆素的20倍,给药时间延长至2h,C6-NPs组仍具有明显的荧光,与游离香豆素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该纳米载体极大促进了细胞对香豆素的摄取。癌细胞增殖抑制实验研究表明,本研究所使用的丹参酮对多种肿瘤细胞系均有抑制作用,而空白纳米粒几乎没有毒性。丹参酮被纳米粒共包载后,仍具有强的肿瘤毒性作用,作用于细胞24、48和72h后,其IC50分别是(7.82±0.38)μg·m L-1、(2.53±0.02)μg·m L-1和(0.01±0.00)μg·m L-1。(6)肿瘤球实验表明即使在三维环境中,制备的纳米粒仍具有强的细胞摄取和渗透性能以及强的肿瘤毒性。与游离香豆素相比,C6-NPs作用4h后在球深部96μm时仍可见微弱荧光存在。游离丹参酮和丹参酮纳米粒分别处理5天后,相对体积变化率R分别为113.20%和96.34%(模型组R为148.00%),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7)制备的丹参酮纳米粒在血清中24h内稳定存在,表明血液对共递药纳米粒的影响较小。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丹参酮经共递药纳米粒包载后,其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和峰浓度Cmax等关键药动学参数显著升高(P<0.05),表明丹参酮的生物利用度得到提高,有更长的体内血液循环。体内药效研究显示,丹参酮纳米粒具有一定的肝实体瘤抑制作用和免疫促进作用,有效延长了小鼠的生存期,与游离丹参酮相比,具有更好的整体治疗效果。结论:共递药纳米粒显著提高了丹参酮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延长了丹参酮的在体循环时间,增强了肿瘤屏障跨越能力,使其在肿瘤部位发挥多组分协同抗癌作用,具有更好的整体治疗效果。丹参酮类共递药纳米粒为中药纳米制剂的开发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从整体角度利用数据挖掘探讨番木瓜叶(CPL)多成分协同,通过多靶点和多器官治疗不同类型贫血的作用机制。方法:一、CPL化学成分、靶点的数据挖掘及贫血分型的建立。1)通过Pub Med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检索CPL化学成分,构建化学成分数据库;2)通过Pub Chem数据库获得化合物的SMILES结构和“sdf”格式,使用Rcpi R包对化合物按照结构相似性进行聚类;3)利用TCMSP、P
纳米介孔材料的设计和合成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备受关注。与传统的实心纳米颗粒相比,非实心颗粒具有密度低,比表面积大和客体负载量高等优点。可渗透的中空结构不仅可以提供反应微环境,而且可以有效地分离物质,体现了这类纳米材料活性高,选择性强的特点,使其在催化,能量循环,药物存储和电化学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除内部结构之外,纳米材料外部形态的不对称性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因为各向异性颗粒具有高度复杂的形态
目的:本研究制造出了一种智能响应型纳米粒,适用于癌症治疗的药物靶向递送和智能响应性释放。在该纳米递送系统中,最外层红细胞膜(RBC)整合了各种功能组件,包括叶酸(FA)配体修饰的靶向功能和聚乙二醇(PEG)修饰后的长循环功能;模型药物阿霉素(DOX)的化疗功能;聚多巴胺(PDA)近红外激光触发功能;二氧化锰(MnO2)微环境响应调节功能以及磁共振成像诊疗功能。方法:我们通过液相共沉淀法制得纳米级M
肥胖是一种慢性内分泌疾病,与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目前,Orlistat是FDA批准的唯一OTC抗肥胖药,但现已因肝肾毒性而被FDA警告。因此,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抗肥胖药物。COST(平均Mw≤1000Da的壳寡糖)是由氨基葡萄糖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结合而成的天然产物。本课题组长期致力于COST降脂功能研究,前期实验表明COST具有良好抗肥胖作用,可有
目的:诱导Survivin抗原MHC-Ⅰ类和MHC-Ⅱ类表位肽的淋巴细胞,探究MHC-Ⅰ类和MHC-Ⅱ类表位肽诱导的淋巴细胞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的功能特点。方法:一、用Net MHCIIpan 4.0和SYFPEITHI两个预测T细胞表位的在线预测系统对小鼠Survivin抗原15个氨基酸的MHC-Ⅱ类表位进行筛选。将筛选出的MHC-Ⅱ类表位肽进行合成,制成肽疫苗,免疫C57BL/6野生型小鼠,分离
研究背景:为了解决单一化疗选择性差、副作用大的临床治疗问题以及普通纳米粒在临床上的乏力表现,近几十年来开发了许多纳米载体系统,其治疗效果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然而,由于肿瘤复发中涉及耐药性和转移,因此单一化学疗法不再能满足多样化的治疗需求。最近,氧气供应纳米系统被证实可以从多方面提高治疗效果,运用这一概念将化疗-热疗法为主,氧气供应为辅,二者结合作为一种协同方法可能成为新的癌症治疗策略。本课题构建
现在人们多数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高,持续的应激反应导致生活不规律,出现睡眠不足或质量下降等症状,此时机体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来维持内环境稳态。长期过度的应激反应更会使体内昼夜节律生物钟紊乱、进而导致神经功能调节失调、激素水平失衡和机体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紊乱。随着应激程度的加深和应激时间的延长导致机体自我调节修复的失代偿,将进一步诱发机体多系统多器官的病变和紊乱,如焦虑、失
肉类和鱼类因其富含蛋白质、脂肪酸、维生素等,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但是,这些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会发生分解,微生物通过释放氨基酸脱羧酶而产生生物胺(Biogenic amines,BAs),其新鲜和腐败程度常以BAs的含量作为质量控制的评判标准。然而鱼肉中一些BAs含量较低,且样品基质较复杂,通常需要通过合适的前处理技术以富集分离和纯化,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仍是固相萃取技术。但是常规的固相
电化学传感器由于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快速检测、原位检测、灵敏性高、灵活性好等特点,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兴趣,成为了一种有吸引力的分析手段。其中阵列纳微电化学传感器在微型化和精细化方面做出了更多的努力,这使得它在生物分析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应用潜力。不仅可以对分析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还可以进行动态在线监测,为指导植物生长、生理机制探究、医药应用等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本论文通过碳纳米管、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
聚酰胺胺(Poly(amino amine)s,PAAs)作为一类非病毒基因载体在近年来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该类基因载体是由具有酰胺单体和胺单体的两类化合物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一步合成的一种拟肽聚合物。其中,具有二硫键的酰胺单体与胺单体反应合成的PAAs是一种更具优势的PAAs,这类PAAs又被称为聚二硫胺(Poly(disulfide amine),SS-PAAs)。一种以N,N’-胱胺双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