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归是孤立小种群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大量放归失败的例子说明,物种的放归仍然存在着很高的风险。在动物放归后,对其行为进行持续的监测,了解其在放归后对新环境的适应过程,并在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及时的采取人为救助措施,甚至终止放归程序可以减少放归项目失败的风险。然而通常情况下通过传统的方式很难在动物放归野外后对其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测,尤其是对于大熊猫等生活于森林中的物种。为了解大熊猫放归后的适应过程,本研究基于GPS项圈技术,对放归于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6只圈养大熊猫(“淘淘”,“张想”,“雪雪”,“华姣”,“华研”和“张梦”)和1野外救护大熊猫“泸欣”在放归后的活动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圈养大熊猫在放归后的适应过程可分为初始移动期、初始稳定期、探索期和稳定期4个阶段。而“泸欣”在放归后未表现出类似的适应过程,而是很快的进入稳定期。(2)圈养大熊猫放归初期集中在放归点附近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初步适应后才开始进入较远的区域;而“泸欣”在放归后立即离开放归点,并很快形成稳定的活动范围。(3)“泸欣”对环境的利用更为集中,而圈养个体则更倾向于探索新的环境。(4)同时于同一放归点放归的个体在空间利用上表现出更多的重叠,并且在日活动水平上存在较大的波动。(6)在日活动性上,放归后存活大熊猫的日活动水平均经历了从低到高的变化;而死亡个体“雪雪”在放归后日活动性水平低于存活个体,并表现出急剧下降的趋势。(7)存活个体和野生大熊猫类似,表现出昼行性;而死亡个体表现出夜行性。(8)日活动水平和昼夜节律,可以作为预测放归个体在野外适应能力指标之一。结合以上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首先经野化培训后,圈养大熊猫放归后能够适应野外环境,但其适应能力还不及野外救护的个体;其次多只大熊猫同时放归可能会影响放归个体对环境的适应;直接放归和延时放归这两种放归方式对大熊猫放归后的适应过程影响不大;行为模式可以指示大熊猫放归后的生存状况。本研究结果对改进今后大熊猫放归规程,提高大熊猫放归工作的成功率有一定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