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与意义:在继承赵绍琴教授和彭建中教授学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对“肠-肾轴”理论的研究进展,通过观察通腑化浊凉血方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肠道、肾脏与尿毒症毒素硫酸吲哚酚的作用,探讨该方对硫酸吲哚酚的产生、吸收以及肾毒性作用的影响,阐明该方对硫酸吲哚酚所引起的相关肾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方法:一、文献研究总结筛选慢性肾衰竭相关疾病文献,同时从古代文献中挖掘慢性肾衰竭患者体内形成湿热毒邪的原因,并在近代医家从湿热毒论治慢性肾衰经验当中验证通腑化浊凉血法的理论意义与优越性。二、实验研究1、探讨通腑化浊凉血方对慢性肾衰竭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通腑化浊凉血方高剂量组、通腑化浊凉血方中剂量组、通腑化浊凉血方低剂量组、尿毒清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组建立5/6肾切除法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模型组每日给以12.06g/kg体重生理盐水灌胃,通腑化浊凉血方组按照低、中、高剂量大鼠分别以每日6.04g/kg体重、12.06g/kg体重、24.12g/kg体重汤药灌胃,尿毒清组每日12.06g/kg体重尿毒清颗粒溶液灌胃,于第五周开始,持续灌胃给药至第16周末。于第4周、第12周、第16周分别采血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留取大鼠24小时尿液检测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至第16周处死大鼠。摘除大鼠肠、肾组织,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变情况。2、探讨通腑化浊凉血方通过“肠-肾轴”的不同环节,缓解尿毒症毒素硫酸吲哚酚对肾功能损伤的机制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通腑化浊凉血方高剂量组、通腑化浊凉血方中剂量组、通腑化浊凉血方低剂量组、尿毒清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组建立5/6肾切除法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模型组每日给以12.06g/kg体重生理盐水灌胃,通腑化浊凉血方组按照低、中、高剂量每日大鼠分别以每日6.04g/kg体重、12.06g/kg体重、24.12g/kg体重汤药灌胃,尿毒清组每日12.06g/kg体重尿毒清颗粒溶液灌胃。于第五周开始,持续灌胃给药至第16周末。第12周、第16周分别采血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检测血清硫酸吲哚酚(IS)含量。至第16周处死大鼠,摘除大鼠肠、肾组织,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变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血红素氧化酶HO-1水平,基于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结肠内容物中微生物群组成。研究结果:1、肾功能指标情况大鼠给药两个月后,与模型组相比,通腑化浊凉血方低剂量组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24h尿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且通腑化浊凉血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血清尿素氮、肌酐、尿酸、24h尿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较尿毒清组有治疗优势。大鼠给药后三个月后,模型组血清尿素氮(BUN)与肌酐(SCr)水平均较两个月上升,与模型组相比,通腑化浊凉血方中、高剂量组均可以降低模型大鼠血清BUN水平(P<0.01),低、中、高剂量均能够明显降低SCr水平(P<0.01,P<0.00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h尿蛋白定量检测结果显示,通腑化浊凉血方给药三个月后,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蛋白尿(P<0.001)。与模型组比较,三个剂量通腑化浊凉血方组大鼠24h尿蛋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肾脏、结肠病理情况模型组肾小球血管袢与血管周围纤维化。通腑化浊凉血方组较模型组与尿毒清组减轻。与模型组相比,通腑化浊凉血方组与尿毒清组肾小管管型数量降低,与尿毒清组相比,通腑化浊凉血方组肾小管管型数量与肾小球炎症反应降低。肠的病理改变以炎细胞浸润为主要改变,模型组炎细胞数量最多,面积最大,尿毒清组次之。通腑化浊凉血方高、中、低剂量组较模型组炎细胞数量低,尿毒清组对于肠细胞炎性状态有作用,但比通腑化浊凉血方组疗效差。3、尿毒症毒素硫酸吲哚酚血清含量情况硫酸吲哚酚在慢性肾衰竭大鼠三个月血清硫酸吲哚酚水平较空白组明显上升(P<0.001),低、中、高通腑化浊凉血方剂量组均能够减少大鼠血清硫酸吲哚酚含量(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各组肠道微生物情况各组大鼠肠道物种数目韦恩图里显示空白组、模型组、通腑化浊凉血方组大鼠独有的物种分别为18/34/12个,表明该方可能引起肾衰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变化;主坐标分析研究样本群落组成的相似性或差异性,结果表明通腑化浊凉血方组将大鼠异常的肠道菌群向正常的肠道菌群迁移,肠道菌群介于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之间。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中拟杆菌属的相对丰度较假手术组明显上升(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我们用Elisa法检测了各组大鼠肾脏HO-1水平的变化,发现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HO-1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通腑化浊凉血方能够显著增加肾脏HO-1水平(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1、通腑化浊凉血方可以清除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蓄积在肾与三焦的“湿热毒”。2、应用通腑化浊凉血方治疗慢性肾衰竭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有效,通过与尿毒清相比较,通腑泄浊凉血方可减轻肾脏病理改变,纠正肾功能,改善尿毒症毒素尤其是肠源性蛋白结合型毒素硫酸吲哚酚的蓄积,调节慢性肾脏病大鼠肠道菌群,从而延缓慢性肾衰竭病程进展。3、通腑化浊凉血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可能机制之一是通过干预“肠-肾轴”,减轻硫酸吲哚酚所引起的相关肾损伤,对肾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腑导滞,使肠道内腐败物减少,改善肠道菌群的失调,进而减少硫酸吲哚酚在肠道内的产生;化浊排毒,使肠黏膜屏障的功能恢复,减少毒素从肠道内进入到血液,进而减少血液中毒素的含量;凉血解毒,抑制硫酸吲哚酚的肾毒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