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肝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承担着机体代谢、解毒、蛋白合成、胆汁分泌和免疫调节等多种关键的生理功能。肝脏的损伤直接影响人体健康,诱发多种疾病发生。病毒、药物和酒精等外界因素会引起肝细胞的大量坏死,导致肝功能代谢障碍或失代偿。临床上,针对症状较轻的患者,主要运用一些具有保肝作用的药物对肝脏损伤进行保守性治疗,而重症终末期患者只有依靠肝脏移植手术进行治疗。但是,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肝脏移植手术中肝源短缺、费用昂贵、免疫排斥及手术并发症等问题也难以解决。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治疗是目前具有较好临床应用前景的治疗方法,具备能够“归巢”和定植在损伤位点,促进原位肝细胞再生和抑制肝星状细胞激活的能力。但是肝脏受损部位严重的局部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压力会制约干细胞移植后的治疗效率。因此,找到有效的分子靶点来提高干细胞本身抵抗氧化应激环境的能力,对其移植治疗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我们利用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和鞘氨醇-1-磷酸(Sphingosine 1-Phosphate,S1P)对体外培养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ADMSCs)进行处理,探讨两个小分子药物对干细胞抗炎症、抗氧化应激和抗凋亡等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上干细胞移植治疗肝脏疾病提供新的策略和理论支持。方法:(1)利用化学毒素及酒精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处理,模拟干细胞移植后在受损组织造成的损伤,构建细胞模型。通过同时或分别加入LPA和S1P这种小分子药物,检测其对干细胞抗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和抗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MTT细胞活性实验检测LPA和S1P对受损细胞的保护作用;流式细胞术和Capase3/7活性检测确定细胞凋亡情况;采用5,5-二甲基-1-氧化吡咯啉(DMPO)染色,GSH/GSSH比值变化,氧化酶CAT和SOD表达等实验检测细胞氧化应激能力的改变;ELISA检测TNF-?、IL-10等细胞因子,检测细胞炎症反应的变化。(2)探寻LPA和S1P对干细胞发挥保护作用的细胞膜受体通路。利用q PCR检测LPAR13、S1P13的本底表达,然后通过加入LPAR1受体拮抗剂AM966、Gi/o-protein拮抗剂PTX(Pertussis toxin)、S1PR1拮抗剂W146、S1PR2拮抗剂JTE013、S1PR3拮抗剂CAY10444进一步检测LPA和S1P通过哪些受体对干细胞发挥保护作用。最后,探讨发挥作用的下游通路,分别使用RAS拮抗剂salirasib、ERK拮抗剂U0126、PI3K拮抗剂wortmannin和Akt拮抗剂MK2206测试RAS-ERK和PI3K-Akt通路变化对细胞状态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 Blot、ELISA等检测手段,检测NF-?B p65和IL-10的含量变化。最后,敲低细胞IL-10本低的表达,药物处理后对比对照组与试验组的细胞活性,确定对细胞发挥保护作用的具体细胞因子。(3)建立药物及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验证S1P和LPA对提高干细胞抗逆性及移植效率的效果。利用苏木素-伊红染色(H&E)和天狼星红染色对小鼠肝脏损伤进行评估,观察小鼠组织病理学变化,并利用人白蛋白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评估干细胞的移植效率。对小鼠血清进行血清化学检测,监控小鼠肝功能及酒精和脂质代谢的能力。结果:利用LPA刺激LPAR1和S1P刺激S1PR1/3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增强h ADMSCs在体外因化学毒素及酒精引起的抗氧化压力。在这个过程中,Gi蛋白、RAS/ERK、PI3K/Akt都参与到下游的保护机制。细胞损伤后,核转录因子NF-?B会促进下游促进炎症基因转录的激活,而这一过程在LPA/S1P处理后得到改善。特异性敲低IL-10的表达后,应激诱导的细胞损伤明显加重,证实这两个小分子对细胞的保护作用主要通过控制IL-10的表达,达到抗炎的效果。在药物诱导的急性肝衰竭模型和慢性酒精肝病模型中,LPA和/或S1P预处理显著提高了h ADMSCs在小鼠体内的存活率和治疗效果,改善组织学损伤、氧化应激、炎症、纤维化、脂质代谢功能障碍,以及增强酒精代谢酶活性。结论:S1P和LPA分别通过LPAR1、LPAR3和S1PR1调节干细胞在氧化应激环境中的抗逆性,LPAR1和S1PR1/3的联合刺激可提高h ADMSCs在小鼠药物性肝损伤和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抗应激能力和移植效率。该新策略有望提高成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常见代谢性肝病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