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月26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的总体方案,其中,明确提出推进校园足球普及,夯实国家足球事业人才基础。随着改革方案的出台,部分学校因自身因素,未开设足球课程或者举办足球活动,但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制度的欠缺、市场监管不力等因素,导致足球俱乐部市场的严重混乱。本文通过对北京市京北地区青少年足球俱乐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俱乐部之间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和建议,为北京市乃至全国青少年足球俱乐部提供相应的参考意见。文章采用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京北地区九家青少年足球俱乐部的运营模式主要是自主招生和与学校合作两种模式为主,两者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的。2京北地区九家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家长文化程度不高,收入水平较低,在京北地区成立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应当找准定位,方能提高俱乐部的影响力。招生途径采取地面推广为主,学校招生和校外机构合作为辅的模式进行招生,生源特点以8岁—9岁的学生居多,学生训练年限以1—2年的为主,训练4年以上的学生少之又少。3京北地区九家青少年足球俱乐部教练员以18—25岁的男性教练员为主,多数的教练员毕业于体育院校的足球专业,同时也存在部分非体育院校、非足球专项的教练员,教练员运动等级多为二级运动员,同时也有部分一级运动员,教练员的执教等级以国家D级教练员为主,也存在少数E级教练员和C级教练员。4京北地区九家青少年足球俱乐部训练场地分布在密集居民区当中,学生和家长的出行方式主要是步行和自行车为主,到达场地的时间多为30分钟以内,学生家长和教练员对于场地的设施较为满意,同时也存在部分教练员对于场地设施不满意的情况,不满意的原因多为场地草皮质量和场地其他设施落后。5京北地区九家青少年足球俱乐部积极参加京北地区和北京市的青少年足球联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后备人才的输出主要以进入普通和重点中学为主,同时,部分俱乐部采取多元化的输送模式,将学生输送到职业足球俱乐部和业余体校进行专业的足球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