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和鹅副粘病毒(goose paramyxovirus)分别是小鹅瘟和鹅副粘病毒病的病原。小鹅瘟和鹅副粘病毒病都是养鹅生产中的烈性传染病,发病范围较广。除了小鹅瘟在非洲和美洲还未见报道外,几乎在世界各国均有暴发这两种疫病的报道。近年来,随着规模养鹅数量的增加,这两种疫病的危害性显得越来越突出。疾病暴发时来势迅猛,往往来不及进行有效治疗即造成染病鹅的死亡,而且还有可能造成细菌和真菌的继发性感染。各个品种的鹅均能感染这两种疾病,不仅小鹅易感,大鹅也易感。染病鹅死亡率较高,尤其是10 日龄内的雏鹅死亡率可达100%,给养鹅业生产带来及大的经济损失。雏鹅患病时,这两种疾病的症状类似,基层兽医工作人员和养殖单位经常将两种疾病混淆。目前对这两种疾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仍以预防为主,所以对于防治这两种疫病的疫苗研究工作尤为重要。预防这两种疫病的疫苗目前只是传统的灭活苗和弱毒苗,随着基因工程手段向疫苗研制工作的技术渗透,基因工程疫苗在疫病预防工作方面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以病毒为载体的重组疫苗和DNA 疫苗尤为突出。这两种疫苗是借助分子生物学手段将外源特异性抗原基因分别重组到病毒活载体和构建到DNA 疫苗表达载体上,在注射到宿主体内后,使外源基因进行高效、持久的表达,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达到预防疾病的作用。这两种疫苗有各自的优点,重组禽痘病毒疫苗研究得相对来说较早,也比较深入,引起免疫应答的效果也比较好;DNA 疫苗虽然还处于研究阶段,但它除了具有常规疫苗的各种优点以外,还具有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和安全性高等优点,而且对它的研究还在不断完善,开发潜力十分巨大。DNA 疫苗的众多特点无疑已使其成为继灭活苗、弱毒苗和亚单位苗之后的第三代疫苗杰出代表。本实验是根据鹅细小病毒和鹅副粘病毒的生物学特点和当前疫苗研究工作的趋势所展开的,总共分为两部分:(1)扩增出鹅细小病毒疫苗株的结构蛋白基因VP3,并构建出重组质粒pcDNA3.1-VP3。然后将含有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PCMV、VP3 基因、BGHpA 三部分的DNA 片段PCMV-VP3-BGHpA 插入到分别带有鹅副粘病毒囊膜糖蛋白基因HN 和F 的重组质粒pcDNA3.1-F 和pcDNA3.1-HN 上,成功构建出双基因DNA 疫苗重组质粒pcDNA3.1-VP3-F、pcDNA3.1-VP3-HN。(2)将重组质粒pSY538-VP3 上含有启动子LP2EP2和VP3 基因的片段LP2EP2-VP3 插入到重组质粒pSY681-F 和pSY681-HN 中,构建出双基因重组禽痘病毒转移载体pSY681-VP3-F、pSY681-VP3-HN。重组质粒的构建工作是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的前期工作,也是疫苗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关键保障。有了外源基因在理论上能够高效表达的可能性,才有可能使后期免疫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一种疫苗能否达到令人满意的免疫效果受到众多条件的限制,为使其能达到令人满意的免疫效果,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渐的逐渐摸索不断完善。本实验所构建出的四个双基因重组质粒,为研制预防这两种疫病的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