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如该论文题目所示,该研究旨在对美国人和中国人问卷调查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比手段来描述和解释英汉请求策略的相同性和差异性。之所以选择请求行为,主要是因为它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种情境中,比如在吃饭时叫他人递盐,或在我们睡觉时叫他人把电视机关小声一点。从Lyons (1977), Searle(1979), Leech(1983), Searle & Vanderveken(1985), Tsui(2000) 对请求行为的研究以及我们的研究结果,我们似乎可以就请求行为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理解:交际中说话人试图让听话人做或停止做某事,同时听话人有权拒绝合作(参见1.3部分)。注意所请求的行为是一个未来行为,且是听话人能力所及的范围。这一定义可从运用最广泛的习惯间接请求策略中得到充分证实,如:(1) 帮我打扫一下厨房,好吗?(2) Would you mind helping me clean up the kitchen?至于策略概念,我们不是指Braiker (2001) 所描述的“取悦他人的病态” 手法 (为了争当所谓的“好人”,人们的行为应尽量符合十条“应该” 要求),而是指说话人在具体交际语境中表达请求时,不必局限单一语言手段以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他可以充分利用他所能想到的一切策略手段。也就是说,言语策略是词汇、语法结构、句型的选择、语篇的安排、语调的处理以取得相应的交际目的。很多学者,如Searle (1976), Ervin-Tripp(1977), House (1986), Blum-Kulka (1987), Blum-Kulka & House (1989), Blum-Kulka, et al (1989), Ellis (1994), Liao (1997) 和 Gibbs (1998)的研究已经发现三种主体请求策略大量用于日常交际中,它们是:直接策略(如I want you to shut up. / You’ll have to move the car.),习惯性间接策略(如Let’s play a game. / Can you draw a horse for me?)和非习惯性间接策略(如This game is boring. / We have been playing this game for over an hour now.)。此外,我们增加了两大类:无言策略和组合策略,因为这两种策略经常运用于我们的交际中。无言策略是指如果说话人认为在特定的语境中不必发出请求行为,那么可以选择无言的方式。而组合策略是指说话人在一些语境中感觉到有必要使用一种以上的策略,才能达到请求之目的,例如:(3) Hey, Judith, I really need some help, can you please lend me your notes? (直接策略+习惯性间接策略) <WP=14>(4) 我需要用厨房,你是否可以帮我打扫一下?(直接策略+习惯性间接策略) 此外,请求行为的修饰语(包括前置修饰和后置修饰)、语符量、视角取向、称呼语、英语中的“Please”和汉语中的“请”也可作为策略之用。总而言之,请求行为共有三种宏观策略手段,它们分别是:主体策略(如直接策略和习惯性间接策略),寄生策略(如请求行为的修饰语、语符量和视角取向)以及推理策略(如假设、修辞性问句和借代手法的利用)。为何在请求行为中要考虑策略问题呢?按照Brown & Levinson (1978/1987) 的观点,请求行为从本质上来说具有面子威胁性。如果实施不当,不仅目标实不现,让被请求方尴尬,交际双方的关系还可能受到影响。在其它情况等同下,通常所请求的难度愈大,其强加性就愈大。比如说话人向听话人借100元钱,其强加性就比借10元钱大,因为前者是后者的10倍。这种按难度大小确定的强加性叫做绝对强加。可实际情况是,听话人对请求行为难度的评估是按各种因素综合来考虑的,因而一般是相对强加。影响相对强加最重要的两个变量是社会距离(熟悉度)和社会地位(权势)(Scollon & Scollon, 1983)。如果交际双方熟悉度高,那么其相对强加就小。比如说话人向父母借100元钱和向老师借10元钱相比,即便后者绝对强加度较小,老师也许会比父母感到更多强加性。其实要真正准确测定强加性也是很难的,因为任何请求行为都是特定语境下产生的,有时哪一个或几个因素在起决定性作用难以确定,因此强加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取决于语境变数。虽然该研究是建立在Austin (1962), Searle (1979), Grice (1975), Blum-Kulka, House & Kasper (1989), Song Mei, Lee-Wong(2000), Brown & Levinson (1987), Gu (1990, 1992), Liao Chao-chih (1997), Montserrat (1999), Sifinou (1992), Tsui (2000), Thomas (1983), Tsohatzidis (1994), 翟学伟 (1995), 袁毓林(1993) , 毕继万(1996a,1996b), 曲卫国、陈流芳(1999a,1999b,2001), 熊学亮(1999, 2000), 熊学亮、刘国辉(2000,2001,2002),刘国辉(1999, 2000, 2001a, 2001b, 2002),刘国辉,蒋勇(2000),陈松岑(2001)等研究基础之上,但到目前为止有关英汉跨文化请求策略的对比研究几乎没有。另外,我们旨在通过该研究让西方人更多地了解中国人的请求行为方式特征。最后,我们想进一步证实这样一个事实:没有一种语言或文化比另外一种语言或文化更礼貌。换句话说,虽然该研究只涉及英汉语言、文化方面的描述与比较,但它试图支持这样一个看法——尽管存在普遍认可的民族刻板印象。但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没有一个民族被证明比另一个民族更礼貌或不礼貌,只不过礼貌从不同的特有文化角度兑现罢了。比如美国人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