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的突出优势,要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有鉴别的加以对待,有扬弃的予以继承。民俗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深深根植于人们的物质生产生活中,是人们集体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新版部编教材中蕴含了大量的民俗文化知识,我们应该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的突出优势,要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有鉴别的加以对待,有扬弃的予以继承。民俗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深深根植于人们的物质生产生活中,是人们集体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新版部编教材中蕴含了大量的民俗文化知识,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从民俗文化的角度认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本文在民俗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内容及语文教学现状分析,探讨了小学语文民俗文化知识的教学策略。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其中绪论部分对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理论依据、相关概念界定、相关研究述评、研究创新点和研究思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正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章以小学语文部编本教材为例,以表格的形式直观地展示了教材中涉及到的民俗篇目及民俗事象,对民俗内容进行详细的梳理分析,并根据民俗类别列举了课文中出现的民俗事象;第二章以具体小学为例,对当前小学语文民俗内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民俗文化知识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第三章在前两章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各种分析结果,从学校支持方面、教育者自身角度以及学生角度提出相应改进策略。并且以《北京的春节》和《十五夜望月》两篇文章为例,尝试分析文章中涉及到的民俗文化,以及在文章教学中的作用。结语部分在总结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出了本研究在写作过程中的欠缺和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2017年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计算思维被列为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成为了我国中小学生需要培养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响应教育部对学生计算思维发展的要求,在小学的信息技术课堂中就应重视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思维成为了信息技术学科重点关注的问题。未来的世界一定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相关的智能化世界,而智能化的基础就是编程,Scratch作为图形化编
本文针对当前小学高段阅读教学缺乏互动、互动效率不高等问题,结合新课标和新教材,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有效互动的理论认识,分析了当前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的互动成因,构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阈下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互动的具体策略,以提升小学高段阅读教学的互动质量。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将文章分四章对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
深度教学理论是由国外的深度学习理论衍伸而来,我国教育研究者结合本国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致力于探索深度教学的理论体系的建设与实践性发展的研究。深度教学的对立面是浅层教学,传统的知识教学只把重心放在语言符号的浅层理解,深度教学则认为,知识是具有内在结构的,不能简单地认定为只是语言文字的静态呈现,相应的课程教学也具有对应的内在的层次,而最后实现的教育功能,也不仅限于功利性目的。学习者要实现全面发展,就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指出:目前我国乡村教师队伍仍然存在着职业吸引力不强、补充渠道不畅、优质资源配置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通过调查发现,H县乡村初中历史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存在队伍不稳定、人才结构不合理、专业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依据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理论,从专业学养、专业教养、专业情意等方面考量,首先从教师的自身建设出发,兼顾乡村初中历史教师群体中不
当前,小学文学作品阅读概括能力的培养,存在着学生概括能力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发展和语文核心素养的持续提升。本文运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结合儿童概括心理、文学作品构成论,初步构建了小学生概括能力培养的理论认知,从设计、实施、保障三个层面,形成小学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概括能力的培养策略。本文分四个部分论述小学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概括能力的培养。第一章为绪论,含研究意
在这个知识迅速更新的时代,能够快速有效地学习已然成为了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技能,深度学习是学习者期望在学习过程中达到的最佳状态,探究深度学习的影响因素能够为学习者达到深度学习提供有效依据。另一方面,全球出现“人工智能热”,众多领域实现了智能化方向的转变,我国高度重视对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培养,并陆续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目前对于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模式的建构,
当下语文教学中最具有话题性的依旧是写作,写作可以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因为写作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发展、语言表达的具体表现,写作同时也是对学生的经验、知识、审美的全方位的调动。而日记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起步方式之一,受到不少教师的推崇,小学阶段多门学科都会有日记写作的要求。因为对于小学生而言,日记写作不仅仅是单纯的写作表达,更是对其观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小学阶段的日记教
2019年秋季,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正式投入使用,教育研究者开始密切关注该教材与以往教材的区别,研究其创新改革之处。“习作单元”作为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全新单元,改变了一直以来语文教材以阅读为主的编排结构,彰显了习作的重要性。从当前小学高段“习作单元”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在“习作单元”教学中存在着诸多困难与疑惑,“习作单元”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本文尝试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小学高段“习作单元”教学现
在数学领域内,全面发展不只意味着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思想的培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新增加的“两基”之一便是“基本思想”。分类是常用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按照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分为不同种类的逻辑方法。本研究基于“分类的教学”在数学中的重要价值、当前“分类的教学”在小学一年级数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数学“分类的教学”研究相对较缺乏,对小学一年级数学分类的教学现状展开研究
插图作为隐性教学资源,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但在实际教学中,插图的使用频率却不高,插图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插图的编绘质量不高;另一方面是缺少相应的使用说明与指导,使用者对插图的内容挖掘不深,插图使用方法单一。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对插图的编用进行整体研究,提出插图编用建议,以期提高插图的编用质量。本文分四章对部编本小学高段语文教材插图进行论述。第一章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