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寿螺作为入侵生物,已经在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寄生虫病传播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危害影响。近些年来,随着福寿螺危害的区域越来越广,危害的作物种类不断增加,特别是对水稻的危害,造成了世界范围内难以估量的损失。稻田福寿螺已成为我国局部水稻产区有害生物的重点防控对象,设法有效防治、控制稻田福寿螺的入侵和危害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研究任务。本研究针对目前福寿螺的防控技术中生物防治这项研究热点,于2009年4月至10月先后在浏阳、资兴进行稻田养鸭防控福寿螺试验。本试验采用了不同品种、不同数量鸭设置三个水平进行三次重复试验,重点调查其对福寿螺的防控效果,同时结合研究其对其它水稻病、虫、杂草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稻田养鸭对福寿螺的防治效果非常显著,其总体防效较空白对照高达90%以上,较常规化学处理高出30%-35%;b.同数量处理水平下,金定鸭对福寿螺的防效具有明显优势,金定鸭(体型较小)的平均防治效果(94%以上)>浏阳、资兴本地鸭(体型较大)的平均防治效果(87%-93%);c.稻田养鸭对其它病、虫、草害的控制也具有积极正面的控制效果,尤其是对稻飞虱和其它稻田常见杂草(除稗草、千金子防效不明显)防治效果非常明显;d.养鸭区水稻产量同空白对照区相比要高出25-50 kg/667m2,同化防区相比也要高出10-20 kg/667m2。综合考虑各因素,推荐稻田养鸭应选择体型小、食量大的鸭品种(如金定鸭),密度掌握在12只/667m2左右为宜。另外,本研究还针对目前生产过程中应用最广且又简单易行的农药防治措施选择了三种当前市场上高效、价廉、低残留的药剂,于2009年8月至10月在浏阳对福寿螺进行田间防控试验。结果表明,总体防治效果排名为45%百螺敌WP(95%左右)>50%杀螺胺乙醇胺盐WP(85%左右)>5%梅塔GP(80%左右)。杀螺持效性比较显示,5%梅塔GP的药效持久性最好,在施药21d后还有25%左右的防效,且在施药后的12d内呈缓慢递增趋势,而45%百螺敌WP和50%杀螺胺乙醇胺盐WP杀螺速效,在3天内均达到最大防效。各药剂处理区的粮食产量较空白对照处理区均有显著增产现象,平均高出20-50kg/667m2,且与各供试药剂对福寿螺的总体防效成正比关系。在稻田福寿螺发生密度较大情况下,建议使用45%百螺敌WP,其推广浓度为45g/667m2。在稻田福寿螺发生密度较小而其周围水渠等环境中密度较大,以预防为主要目的时,建议使用杀螺持效期较长的5%梅塔GP,其推广浓度为400g/667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