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界对英语听力焦虑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E.Horwitz和John Cope(1986)指出,焦虑是在听和说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显著的一种心理现象,并进一步指出由焦虑引发的听力障碍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关于听力策略的实证研究也始于上世纪80年代,它们大都是以几个受试为对象,采用口头报告的方式,着重研究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听力策略使用上的异同(DeFillipis 1980;Murphy 1985;O’Malley et al 1989;Rost&Ross1991;Vandergrift 1992)。但是由于调查对象和手段的不同,这些研究未能得到较为一致的结果,也未能总结出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国内的相关研究始于90年代初,它们借鉴了前人研究的得失,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均有所发展。虽然出了很多成果,但是还需要全面而深入地论述英语听力焦虑产生的原因及具体表现,还需要探讨英语听力焦虑、听力水平与听力学习策略的关系,为建立一个统一的英语听力焦虑理论框架打下基础。本研究旨在探索学生听力焦虑,听力策略和听力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具体的研究问题主要包括:1)听力焦虑程度不同的学生在使用听力策略方面有何差异.2)听力焦虑与学生听力水平是否存在显著相关性.3)听力学习策略与学生听力水平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相关性.本研究为实验研究.被试为57名甘肃政法学院大学二年级同一班的学生,其中男生38名,女生19名,他们的年龄在18到2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9.5岁。所有被试参加了2007年6月的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听力部分的成绩作为本研究的前测成绩。首先采用汉语版的英语听力焦虑量表和英语听力学习策略问卷来了解学生听力焦虑的状况和学生使用听力学习策略的情况。随后对被试进行为期13周的听力策略训练。由于6月的四级考试中没有学生通过,所以策略训练结束后,所有学生又参加了2007年12月的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此次听力部分的成绩作为后测成绩。最后再次对被试发放英语听力焦虑量表和英语听力学习策略问卷探讨英语听力焦虑,听力水平和听力学习策略的关系。所有数据输入微机后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 13.0进行分析。本文通过检验问卷中问题之间的相关度测试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探明听力焦虑,听力成绩与听力学习策略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听力过程中普遍存在焦虑.不同焦虑水平的学生在策略的使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学生听力焦虑与听力成绩呈负相关;听力学习策略与学生听力成绩之间呈正相关,为了减少焦虑,学生们不同程度地使用听力学习策略,最频繁使用的是认知策略。策略的使用能够减少焦虑感,从而提高听力水平。上述发现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有一定借鉴意义。为了提高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水平,以及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日常的听力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以往传统的角色,首先充当语言教学中的诊断者,帮助学生认清高水平学生和低水平学生在听力策略上的差异,并对症下药,向学生们介绍哪些是有效的、能提高听力水平和听力理解力的策略,哪些又是会妨碍听力理解,应尽量避免的策略;其次在课堂活动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宰者,而教师则成为听力课堂的参与者;最后,教师应担当起策略培训者的角色。教师应将策略能力训练和听力知识的传授结合起来,丰富学生听力策略的知识,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设计出针对性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策略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