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历了18世纪法国启蒙哲人的轻视和大革命期间非基督教化运动的否定之后,基督教在19世纪上半叶重新受到持各种政治立场的法国思想家的关注。站在大革命的对立面、试图恢复神权政治的极端保王派强调宗教与政治的关联,这并不令人惊讶;然而站在大革命一边、继承了启蒙遗产的自由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也谈论宗教与政治的关联,这就值得深思了。本论文试图通过比较19世纪两位思想家——自由主义者基佐和社会主义者勒鲁关于政治与宗教的思考,探讨思想史上的这一转向及其原因。 作为19世纪上半叶法国“保守的自由主义”的代言人,基佐反对民主政治,并把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视为法国自1789年以来在政制动荡与专制之间摇摆的思想根源。他试图调和自由主义与宗教,提出“理性主权学说”,主张所有个体意志共同服从源于上帝的理性法则,并设想通过代议制选举出少数“理性的代表”参与政治掌管公益。基佐还致力于调和基督教与现代社会,他期待基督教的复兴有助于大革命后从旧的政治权威和宗教信条中解放出来的个体重获精神上的支点,从而抑制法国“不断革命”的倾向。他并且期待基督教的复兴能缓和世俗化进程带来的物质主义和利己主义倾向,提升人的灵魂的高度,从而有助于培育确立和维持稳固的自由政制所需要的公民美德。 社会主义者勒鲁不满于基佐在政治上重建贵族制,他看到基佐期待确立的“理性”的统治,在以纳税额的多寡确立选举权的七月王朝时期,实际上沦为了“富豪寡头政治”,导致了富人与穷人的严重对立。没有平等的自由最终沦为了弱肉强食,加剧了大革命后出现的社会原子化的倾向。勒鲁主张通过实行民主政治来重建社会团结。和基佐一样,勒鲁的政治学说也与其宗教学说紧密关联。他反对基佐复兴基督教的努力,批评基督教关于天国-尘世的二元分立认可了现世的不公。但他相信宗教是人性的自然需求,并强调宗教的政治功用:它有利于培育具有整全人性的个体,并且可以充当社会团结的纽带。勒鲁因而致力于寻求一种关注现世的新宗教。他通过历史哲学论证了宗教在历史中的不断演进,并指出随着人类历史的演进,一种世俗宗教——人类宗教将替代基督教,基督教所宣扬的上帝面前的平等将在尘世获得实现并转变为人类的平等,基督教的慈善将转变为人类的博爱与团结。 从基佐和勒鲁关于政治和宗教的思考不难看出,他们二者虽有针锋相对之处,却也不乏至关重要的共识。1789年以来法国的政制动荡使他们意识到现代政治秩序的稳固确立离不开具备道德信念的公民的支持,他们因而对神权政治体系崩溃后出现的原子化的个体以及信仰和道德的真空感到忧虑。由此,他们反思了18世纪的法国启蒙哲人和大革命者轻视宗教的倾向,重估了宗教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并把宗教生活的重建视为确立现代政治秩序的一个重要条件。 对比基佐和勒鲁关于政治和宗教的思考的异同,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民主在19世纪的法国的复杂内涵,以及法国这个背负着旧制度的沉重包袱的民族在确立现代民主政治的过程中遭遇的艰难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