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梳理和探讨中国新时期小说(1970年代末—1990年代初)在越南翻译、介绍、研究以及接受的情况。新时期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文学走过三十年之后,对其“重返”已经成为中国文坛上一个探讨热点。中国新时期小说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进入越南,到现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过程。作为文学译介的主体,越南已经按照自己的历史社会背景以及文化、文学的情况来对中国新时期小说进行选择、译介与接受。因而,探讨“中国新时期小说在越南”,我们希望可以从一个“他者”的角度来对中国新时期文学作出一些新的理解。本文将中国新时期小说在越南分为短篇小说和中篇、长篇小说两个部分来进行阐述。此外,三代的翻译者队伍与翻译观也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根据中国新时期小说在越南介绍与研究的过程,我们将其分为1989年之前、从1989年到1990年代末和从1990年代末至今三个主要阶段来进行分析和评价。这反应了越南对中国新时期小说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从浓厚政治立场与好奇心态的介绍到系统性的以及与当时越南文坛的热点密切相关的研究。在这样的基础上,我选择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和贾平凹的《废都》当成两个典型的案例来进行探讨。第一部小说1985年在中国出版,1989年在越南翻译出版。第二部小说1993年在中国出版,1999年在越南翻译出版。这两部小说在越南翻译、出版、再版、发行和对其介绍、研究以及接受的过程都突出了很多值得关注的“故事”。其中,最为值得注意的是译者的翻译选择、对作品的“改写”、出版界的权力、性问题和知识分子问题。作为论文的一个总结,同时也是一种发展,本文最后的部分探讨中国新时期小说在越南与越南当代文学在影响、接受与比较三个方面的关系。我选择了三个最为突出的问题来深入讨论:中国新时期小说与越南文学革新、中国新时期小说与越南当代文学的“反思”倾向和中国新时期小说与越南的文学翻译。从此,我们可以一方面肯定中国新时期小说与越南当代文学的密切关系,另一方面也指出中国新时期小说在越南译介的不足之处。一个文学作品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由读者阅读与接受的过程决定的。翻译正是一种特殊的阅读与接受,其中,历史的规律性与偶然性、文化相遇与冲突在一个复杂系统中结合起来。中国新时期小说(1970年代末—1990年代初)通过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的过程,已经得到了新的生命,从而成为越南当代文学的一个“同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