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观察突发性神经性耳聋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电项针及耳周穴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2.分析病程长短、病情轻重及是否伴有耳鸣症状、是否伴有眩晕症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突发性神经性耳聋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32耳),治疗组30例(34耳),对照组为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电项针及耳周穴针刺治疗。治疗21天后结束,以纯音电测听结果判定疗效,并分析病程长短、病情轻重及是否伴有耳鸣症状、是否伴有眩晕症状对预后的影响。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平均听阈值分别为32.00±17.30dB和47.09±22.80dB,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平均听阈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4%、62.50%,经统计学检验,两组疗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7天-1月、1月-半年、半年-1年治疗组内和对照组内的有效率分别为92.86%、90.91%、77.78%和90.91%、72.73%、20.00%。经统计学检验,不同病程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均P<0.05);轻度-中度聋、中重度-全聋在治疗组内和对照组内的有效率分别为94.74%、80.00%和88.24%、33.33%,经统计学检验,疗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均P<0.05);伴耳鸣、不伴耳鸣者在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组内有效率分别为88.89%、88.00%和63.64%、61.90%,经统计学检验,疗效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均P>0.05);伴眩晕、不伴眩晕者在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组内有效率分别为80.00%、94.74%和30.77%、84.21%,经统计学检验,疗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均P<0.05)。结论: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突发性神经性耳聋均有一定疗效,但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病程较短的患者预后优于病程较长的患者;病情较轻的患者预后优于病情较重的患者。3.伴或不伴有耳鸣症状对本病预后无明显影响;不伴眩晕症状者预后明显优于伴眩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