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英国著名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戴维·洛奇的作品《治疗》是一部关于精神救赎和成长的小说。小说主人公墩子的精神成长与荣格的自性化理论相契合。实现自性化是指剥去人格面具的伪饰,抛弃自我的防御,了解阴影并认同其为内在生命的一部分,能够与自我心灵里的性别相异的人格即阿尼玛或阿尼姆斯形成和谐平衡的关系,进而力图在意识层面实现自我的最高意旨。本文主要从荣格自性化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戴维·洛奇的小说《治疗》中的主人公墩子的自性化。本文通过解读墩子从自我的迷失到自我的重拾,再到自我的整合三个阶段中其人格中的阴影、人格面具和阿尼玛的发展变化来分析主人公的自性化,并考察墩子的自性化对现代人精神成长的借鉴意义。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导论对作家戴维·洛奇和小说《治疗》进行了简要介绍,总结了《治疗》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荣格的自性化理论,并对文章的内容作了概述。第一章探析了墩子自我的迷失。墩子在这个阶段还没有意识到其人格中阴影的存在、人格面具的虚假性及其阿尼玛的特质。墩子无法意识到自己阴影的存在源于意识对阴影的统治和压迫,阴影只能通过外化和投射的方式表现出来。主人公的人格面具也是虚假的,在外界看来他是一位成功的喜剧作家,性格温和。然而,事实上他却是一个焦虑和缺乏耐心的人。墩子的阿尼玛在这个阶段还没有进入他的意识层面。尽管他开始了对阿尼玛的追寻,但他所追寻的阿尼玛是虚假的。第二章分析了墩子如何重拾自我。墩子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阴影并能够正视它。此外,他摧毁自己虚假的人格面具,并找到了阿尼玛的投射对象。墩子在阅读克尔凯郭尔的著作,了解其生平之后,认为克尔凯郭尔就是他阴影的化身。他怀疑妻子不忠,捉奸失败,而使他的美好的公众形象毁于一旦,同时也导致他人格面具的摧毁。他将内在的阿尼玛投射在了初恋女友莫林身上,从而在追寻阿尼玛的进程中又向前了一步。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墩子的自我整合过程。在这一阶段,墩子能够将阴影纳入意识的范围,并将其同化、消除。与此同时,基于本真的自我,墩子重建了能够让他适应社会的人格面具。他也将阿尼玛外在的投射收回,实现了与阿尼玛的融合,进而完成了自性化,晋级到更高的人生阶段。本文通过对《治疗》主人公墩子的自性化的研究,不仅为研究该小说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对当代人的精神救赎和成长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