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些年来,我国不少科研人员套取科研经费案件被曝光引起公众广泛关注。针对该类行为,司法实务部门和理论界学者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行为应该做非罪化处理,第二种意见认为应该进行有罪认定。科研经费的性质问题、科研人员是否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以及科研人员在套取经费时是否存在职务便利是正确分析行为性质的争议焦点。单纯的科研活动不属于从事公务,然而纵向科研经费来源于国家或者地方财政拨款,属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我国不少科研人员套取科研经费案件被曝光引起公众广泛关注。针对该类行为,司法实务部门和理论界学者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行为应该做非罪化处理,第二种意见认为应该进行有罪认定。科研经费的性质问题、科研人员是否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以及科研人员在套取经费时是否存在职务便利是正确分析行为性质的争议焦点。单纯的科研活动不属于从事公务,然而纵向科研经费来源于国家或者地方财政拨款,属于公共财产,课题负责人对纵向科研经费的申领、核销以及使用纵向科研经费采购科研设备、仪器和图书资料的行为均属于从事公务,科研人员利用经手纵向科研经费的职务便利套取经费的,具有成立贪污罪的主体资格和利用职务之便的可能性。对科研人员套取科研经费行为进行定性,应该从国家鼓励科学研究的政策背景角度出发,同时兼顾刑法谦抑性原则和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行为进行有罪认定,应该严格把握标准,遵守罪刑法定原则,警惕“泛刑法主义”和重刑主义,避免打击科学研究人员的创造积极性,在对科研人员套取科研经费行为进行刑法规制的同时,也应加强对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建设,以期减少违规套取科研经费的土壤,维护我国科研管理秩序。全文约三万三千字,除引言和余论,主体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套取科研经费行为进行概述。首先对文章涉案主体范围进行说明,主要包括科研单位和高校里的科研人员,并将科研人员从内部进行划分,分为课题负责人和一般科研人员;其次根据经费的不同来源和性质,将其分为纵向科研经费和横向科研经费,根据经费的开支范围不同,可以将科研经费分为直接经费和间接经费;最后列举了套取科研经费的常用的四种手段,即使用与课题无关或者虚假票据报销课题经费,编造人员名单冒领课题经费,抬高科研设备、仪器、图书资料等的采购价格,赚取回扣和通过转账给外协单位形式套取经费等。第二部分,归纳科研人员套取科研经费的实践与理论处理争议。笔者收集梳理了近些年被曝光的典型案件,提取涉案人员个人信息、基本案情和案件处理结果基本要素,归纳制作表格。经过归纳分析可知,目前实务界和理论界对该类行为的处理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意见,有些学者认为该类行为应该按无罪来处理,有些学者认为应该按犯罪来处理,如认为行为构成贪污罪、挪用公款罪、诈骗罪或者认为现行刑法应该新增新的罪名来规制此类行为。第三部分,对科研人员套取科研经费行为进行刑法定性的三个争议焦点进行分析。由于项目依托单位对于科研经费只有管理监督权,课题组也仅具有使用权,所以经费的流转没有改变其原有属性;从事公务是判断科研人员是否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实质标准。纵向科研经费属于公共财产,项目负责人对于纵向科研经费的支配与核销活动属于从事公务的行为,而单纯的科学技术研究活动则不属于公务活动;课题负责人或者项目主持人对于课题和科研经费进行管理具有利用职务便利的可能性,然而该管理职权不同于行政管理人员所具有的职权,两种职权不能混淆。第四部分,基于上文争议焦点的分析,对科研人员套取科研经费行为性质进行合理的刑法定性。在我国鼓励科学研究的环境背景下,对于行为性质的认定,应该坚守鼓励科学研究原则、刑法的谦抑性原则和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对于不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则应该进行非罪化处理,鼓励科研人员进行科学技术研究;而对行为进行有罪认定的,也应严格把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才能认定为犯罪。
其他文献
在信息逐渐成为重要社会资源的当今社会,开发并使用数据成为了重要的社会活动。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个人数据保护法这一新型的法律部门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且在全球广泛扩散开来。欧盟法律体系对个人数据权利保护的重视,使其最早的对个人数据保护在法律上进行了相应的规定。20世纪70年代,自动化数据处理的迅速发展使得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考虑对隐私创设的相关法律规定。欧盟在1995年出台的《数据保护指令》用于在保
刑法因果关系在刑法学界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是行为人定罪量刑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行为人定罪量刑的客观依据;但是因为其具有复杂性以及多样性,尤其是在存有介入因素的因果关
随着人类生活方式趋于多样化,数字图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更为普及。然而,现如今高度发达的网络技术使得数字图像的安全性遭受着严重威胁。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数字水印技术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并在这些年得到大批学者的高度关注。在实际应用中,水印图像常常会遭到损坏或攻击,如何提高水印图像的鲁棒性已经成为该技术被广泛应用的瓶颈问题。本文围绕能够抵抗几何攻击的数字图像水印技术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和研究结果有如下几点:
文本信息抽取指的是在具有指定实体类别的文本实例中找出目标实体和语义关系的过程。虽然知识抽取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已有一些知识抽取工具或系统可用于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但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其中以学生网络学习的参与度低、学习积极性差、持续时间短等问题尤为突出。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基
本文研究的是一个图像领域的经典问题――图像检索,该问题在计算机视觉方面的研究以及互联网企业的检索推荐系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本文对比了近年来国内外的工作,并提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改进。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深度学习方法来解决图像检索这一问题,本文有两个主要工作,第一个是提出了一个新的图像检索损失,第二个是提出了一个新的提取图像描述子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本文的第一个工作的主要思想是将拓展查询这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和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变化,为了应对这种变化带来的压力,企业试图采用组织变革、高管团队重组来应对挑战,以完成自我改革。2018年第四季度,苹果公司因为手机市场不景气和过度依赖iPhone给公司带来持续的股价下跌,2019年年初苹果公司试图通过高管团队的重新构建,改变战略,重回鼎盛时期;2018年市场经济疲软,京东主营业务发展不顺利,加上刘强东事件,京东名誉受损,所以京东想
当前随着大型公共活动的日益增多,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人群集聚,如庆祝活动、音乐会、体育赛事、公众游行等。因此,对密集人群进行有效监管非常必要。在当今的计算机视觉上的领域,想要对大规模的人群进行监督以及管理,本文所研究的人群计数是能够提供相关的计数支持的,针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是非常积极活跃的。早期算法大多采用传统的检测和回归方法,对由遮挡、透视变形、比例变化和人群分布多样等因素导致的问题,难以有效解决。随
辽朝是契丹人于10世纪初在北迁汉人帮助下建立的政权,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因俗而治”统治政策,对从事畜牧业生产生活的契丹、奚、室韦、乌古、阻卜、党项等民族,采取传统的以部族为基本单位进行统治。根据与辽朝中央政府亲疏关系的差异,诸多部族可以划分为五种类型:诸斡鲁朵与“辽内四部族”、契丹部族、国家控制下非契丹部族、半羁縻半控制部落、羁縻部落,不同类型的部族分布于不同的游牧区域,从事有序
监所巡视检察制度是刑事执行检察的方式之一,该制度于2012年2月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意见》首次确立。监所巡视检察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刑事执行检察制度,该制度总体运行良好,但是也存在流于形式、检察结果不公开等固有的弊端。本文从规范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该制度进行分析,梳理总结了确立的背景及取得的重大成绩,分析研究了该制度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该制度的具体措施,旨在对我国监所巡视检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