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关于不同品种水稻间产量差异研究,以往研究者大多选用不同类型的代表性品种进行探讨,而在北方寒地条件下不同粳稻品种间产量性能差异研究鲜见报道。本试验以79个粳稻品种为材料,在对产量进行聚类分析划分出不同产量类型品种基础上,系统研究不同产量水平间粳稻品种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转运和分配,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光合势、粒叶比以及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旨在揭示不同产量水平产量性能指标变化规律,为粳稻高产育种以及栽培提供依据。本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79个粳稻品种的产量进行聚类分析,划分为五个产量水平,其中高产品种有17个,产量的平均值为8527.45kg/hm~2,变幅为733.33kg/hm~2;中高产品种有18个,产量的平均值为7792.41kg/hm~2,变幅为416.67kg/hm~2;中产品种有13个,产量的平均值为7319.23kg/hm~2,变幅为366.67kg/hm~2;中低产品种有21个,产量的平均值为6799.21 kg/hm~2,变幅为333.33kg/hm~2;低产品种有10个,产量的平均值为6440.00 kg/hm~2,变幅为783.33 kg/hm~2。2.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粳稻的生育期呈增长的趋势。其中低产品种与其他四个产量水平差异显著,说明生育期越长,粳稻可以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自身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从而达到高产。3.五个产量水平的粳稻品种抽穗期LAI表现为中高产品种>高产品种>中产品种>中低产品种>低产品种,高效叶面积率表现为高产品种>中产品种>中低产品种>低产品种>中高产品种,高效叶面积指数表现为高产品种>中高产品种>中产品种>中低产品种>低产品种。不同粳稻品种产量与抽穗期叶面积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高效叶面积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4.不同粳稻品种的植株总干物重和地上部干物重分蘖期、拔节期和抽穗期表现为中高产品种>高产品种>中产品种>中低产品种>低产品种,乳熟期和成熟期表现为高产品种>中高产品种>中产品种>中低产品种>低产品种;根部和叶片干物重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乳熟期表现为中高产品种>高产品种>中产品种>中低产品种>低产品种,成熟期表现为高产品种>中高产品种>中产品种>中低产品种>低产品种;茎鞘干物重各生育时期都表现为中高产品种>高产品种>中产品种>中低产品种>低产品种。不同粳稻品种的产量与分蘖期的植株总干物重、地上部和各器官干物重,与抽穗期的植株总干物重和根部干物重,与乳熟期的根部、叶片和穗部干物重以及成熟期的根部和叶片干物重呈显著正相关;与乳熟期的植株总干物重和地上部干物重以及成熟期的植株总干物重、地上部和穗部干物重呈极显著正相关。5.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分蘖期和拔节期根部干物质的分配率呈下降的趋势,而抽穗期、乳熟期和成熟期呈上升的趋势;茎鞘干物质的分配率呈下降的趋势;分蘖期叶片干物质的分配率呈上升的趋势,而拔节期、抽穗期、乳熟期和成熟期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抽穗期穗部干物质的分配率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而乳熟期和成熟期呈先上升再下降最后上升的趋势。不同粳稻品种的产量与抽穗期根部干物质的分配率、根冠比以及成熟期的穗部干物质分配率呈显著正相关,与乳熟期和成熟期茎鞘干物质的分配率呈极显著正相关。6.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不同粳稻品种茎鞘和叶片的干物质输出量、转运率和贡献率均呈现先下降、再上升、最后下降的趋势。不同粳稻品种的产量与茎鞘干物质转运率和茎鞘干物质贡献率呈显著负相关。7.各生育阶段呈现出产量越高的粳稻品种群体生长率越大的趋势,说明产量越高的粳稻品种干物质积累效果越好。各生育阶段五个产量水平品种间的光合势差异显著,随着产量水平提高,分蘖期-拔节期和拔节期-抽穗期光合势先增加后减小,都是中产品种最大,低产品种最小,而抽穗期-成熟期光合势随着产量水平提高而增加。随着产量水平提高,各生育阶段净同化率呈现上升趋势。随着产量水平提高,粒叶比呈现上升趋势,高产品种和低产品种与其他三个产量水平粳稻品种差异显著。不同粳稻品种产量与拔节期-抽穗期的群体生长率、抽穗期-成熟期的光合势呈显著正相关,与净同化率呈极显著正相关。8.随着产量水平提高,不同粳稻品种的有效穗数增加,且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五个产量水平间差异性显著;不同粳稻品种的每穗粒数先增加后减少,中高产品种的最大,最小的为低产品种,五个产量水平间差异显著;不同粳稻品种的结实率先降低后增大,低产品种的最大,最小的为中高产品种;不同粳稻品种的千粒重整体呈上升趋势,除低产品种外其余四个产量水平间差异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