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桂枝汤及其类方既可解肌发表治疗外感病证,又可调和营卫治疗诸多内伤杂病,其机理是什么?“营卫”的异常是否与疾病发生有所关联?本研究就是在基于桂枝汤及其类方调和营卫作用的基础之上,对张仲景“营卫失谐”与疾病的相关性展开深入研究的。 目的: 本文从仲景的“外因致病说”、导师提出的“‘营卫失谐’为发病之源”、“营卫失谐体质”两个假说入手,借助《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调和营卫的桂枝汤及其类方作为研究靶点,进而重点系统梳理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中与“营卫失谐”相关的病证,进而探讨并明确“营卫失谐”的本质,及其与内伤杂病之间的关系,以及明确仲景桂枝汤与“营卫失谐”之间的关系、桂枝汤及其类方有效治疗内伤杂病的机理,以求更加深入、更贴近张仲景临证的实质,并对中医临床经典理论及经方有效应用有所指导与启迪。 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及发生学研究的方法,在对《黄帝内经》、《难经》“营卫学说”比较充分梳理的前提下,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相关病证条文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分析,确定“营卫失谐”病机与内伤杂病的关系、“营卫失谐体质”基本特征,及桂枝汤类方辨治内伤杂病的作用机理,为临床预防及辨治“营卫失谐”类病证及对“营卫失谐体质”人群的防病治病方面起到重大指导作用。 结果: 1.通过对《黄帝内经》、《难经》中“营卫学说”的发生学研究,确定“营”和“卫”属人体“气”的范畴,即偏重于功能方面,“营气”是人体津液化生血液的必不可少的源头和动力,其与“血”的关系可分而不可离;“卫气”功能属于人体肺主“气”功能的重要部分。《灵枢·五乱》:“营卫相随,阴阳已和”,因此,营、卫与人体气血、阴阳关系密切,营卫失谐则气血失和、阴阳失调; 2.《黄帝内经》中已有“调和营卫”的治法和方药; 3.张仲景所论诸多外感及内伤杂病的发生均与“营卫失谐”有关;其辨治亦从“调和营卫入手”; 4.通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48个桂枝汤及其类方方证特点的分析,并部分结合名家医案临床应用,桂枝汤及其类方既可以治疗外感疾病,又可以治疗表里同病和内伤杂病; 5.通过对张仲景体现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体质学说”的研究,发现“营卫失谐体质”包括:卫亏之营卫失谐体质、营亏之营卫失谐体质、卫郁之营卫失谐体质、营卫郁滞之营卫失谐体质。 结论: 1.通过对《黄帝内经》、《难经》中“营卫”相关的发生学研究,发现在《内》、《难》时期中医学的“营卫”理论无论是营卫之生成、功能、性质、运行,还是营卫学说相关疾病的发生与治疗已经基本完善,张仲景即是在《内》、《难》营卫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发展了运用其辨治外感与内伤疾病的临床应用。 2.“营卫”的重要作用,为人体表里、内外气机、血行、津输、精行之总司,为人体功能的总开关,其在外通过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的作用统领人体腠理、皮肤、肌肉之功能,在内通过化生血而濡养人体内、外组织,包括五脏六腑、经脉、肢体关节、皮肤、腠理。 3.张仲景“营卫失谐”与疾病的关系为:“营卫”系统为使人体整体和合,维持人体自组织稳态的中枢控制源。营卫和谐是人体正常的良性生理状态,是机体自组织功能的正常状态;“营卫失谐”则人体气血失和、阴阳失调,是人体发生外感或内伤疾病的主要机制。同时也从侧面说明,临床病证并非均为邪实或正虚,而是可能存在一种整体上“内——外”、“上——下”之“营卫”失于和谐的病证; 4.张仲景所创桂枝汤治疗“营卫失谐”病证的特点为:卫气被郁,营阴外泄。并且桂枝汤及其类方有效治疗内伤杂病的机理为,通过“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其“调和营卫”法为一种非对抗性的治法; 5.通过研究张仲景营卫失谐与疾病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学提供新思路,即不是所有的病证均可通过“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对抗性治疗手段解决的,还需对“营卫失谐”、阴阳失调进行调和营卫、调和阴阳的治疗,进而达到人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和谐健康状态。 6.《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营卫失谐”病证的发生均与患者的“营卫失谐体质”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