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叶片早衰基因OsPLS3的图位克隆及其功能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g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片是水稻进行光合作用最重要的器官,功能叶早衰将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因此,研究叶片早衰的分子生理机制对培育耐早衰优良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组从60Co辐射诱变的中籼恢复系N142后代中获得叶片早衰突变体ospls3(Oryza sativa precocious leaf senescence 3)。本研究从生理、细胞和分子等角度研究了突变体ospls3,并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分离克隆了OsPLS3基因,这为深入研究该突变体叶片早衰的分子生理机制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田间结果表明,突变体ospls3叶片早衰表型始于分蘖期(约4~5片叶龄时),之后随着叶龄的增加,除心叶外,其他叶片均不同程度早衰;孕穗后期所有叶片均早衰。由于叶片早衰,导致突变体ospls3的主要农艺性状,如株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等均显著低于野生型对照。2、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ospls3的叶片早衰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将OsPLS3基因定位在第12号染色体的RM28723和RM28753两个SSR标记之间,其间物理距离为294kb。进一步测序分析该定位区间的基因,结果显示其中一个编码DNA结合蛋白的基因LOC_Os12g42420的外显子缺失22bp,从而造成基因移码突变。经遗传互补证实,该基因就是控制突变体ospls3叶片早衰的基因。3、ROS含量及叶片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均表明,孕穗期的突变体ospls3叶片存在大量ROS累积,进而导致细胞脂膜过氧化而致使MDA含量及离子渗漏率显著增加。而且相对于野生型对照,突变体ospls3对外源H202更敏感。这些结果均说明,ROS是造成突变体ospls3叶片早衰的重要原因。4、外源高浓度6-BA不仅显著抑制突变体ospls3的根系数量及根长,还明显促进其离体叶片衰老。分子分析表明,突变体ossls3叶片中大多数与细胞分裂素响应因子CRFs高度同源的乙烯响应因子ERFs极显著上调表达。
其他文献
传感器是现代信息技术中最重要的部分,随着电子技术以及材料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传感器提出了新的需求,希望传感器具有柔性、可拉伸性以及微型化等特性,使其能适应于复杂环境以
当前,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趋于复杂,新兴产业及技术变革不断兴起,企业所面对的竞争市场日益呈现出多变及高不确定性。为获取并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寻求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应对动
近几年,高校图书馆不断促进网络化和数字化发展,电子资源渐渐发展为图书馆文献资源中关键的一部分。由于各高校图书馆对电子资源的大力发展,电子资源的评价和优选工作变得尤
近些年全球范围内,尤其是中国的吸毒驾驶现象越来越频繁,这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危害。国家针对这一现象出台了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各地有关部门和民警也在执法过程中积累了
现阶段,我国电力体制一直在不断改革。发电企业作为市场参与主体之一,想要在激烈的电力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在进行市场交易时选取科学合理的竞价策
石竹科(Caryophyllaceae)是石竹目内一个物种丰富的科,多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全科约有86属,2200种,该科植物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卷耳属(Cerastium)是石竹科繁缕族(Alsineae)内的一个大属,全球广布,包括60种至100种或者大约近200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主要分布在北温带和寒冷地区,尤其在高海拔地区,多样化中心在欧亚大陆。已有报道表明,卷耳属的分子数据并不支持传
学生在发生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理解性、批判性的解决问题,并且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核心素养的提出让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成为目前的教学焦点之一,但由于常规课堂中教师过多关注学生的知识接受和学业成绩情况,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关注较少,因此教育变革旨在去除常规课堂中存在的学生学习浅层化,表面化的现象。科学知识的学习本就是一个认清事物本质的过程,这个过程应避免教条式知识的传输,应注重知识与能力的获取方式,而
目的:建立SD大鼠混合胶质细胞、C57小鼠混合胶质细胞、昆明鼠混合胶质细胞三种鼠混合胶质细胞的氧化应激模型;选择本研究中较好的一种炎症模型作为药物研究的体系,从事银杏内
近年来,由毒性元素引发的突发性重大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在社会上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毒性元素的相关研究成为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领域关注的热点,而毒性元素入体时间的研究
本课题研究内容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多参量的超重型岩巷掘进机截割动载荷智能识别方法的研究”(项目编号:U1510112),主要是针对井下环境恶劣,操作工人人身安全存在极大隐患、动载荷无法准确识别等问题提出来的。实际工作中,操作工人由于无法准确判断掘进机截割头所接触岩壁状况,及时调整掘进机各项参数,可能会导致掘进机零件损坏、使用寿命变短。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井下岩壁开采的超重型岩巷掘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