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基金属有机骨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肝癌治疗中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inhard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肝癌是全球致死率极高的癌症之一,现有的临床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切除、介入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但是,现有的这些治疗手段适应症窗口较窄,治疗后极易复发。因此,开发新型且有效的治疗手段已迫在眉睫。铁死亡,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死亡方式,逐渐被大家所熟知,它是一种依赖于铁存在的,一种程序性的细胞死亡方式。已有研究发现,通过诱导铁死亡信号通路能显著降低肝癌细胞的存活率。因此,开发新型肝癌细胞的铁死亡诱导剂具有重大的临床治疗意义。纳米医学的发展,拓展了铁死亡诱导剂的种类,为开发新型肝癌铁死亡诱导剂提供了新的选择。但是,单纯纳米材料的临床效力不足,且其被动靶向性效率低下。为此,本研究将铁基金属有机骨架纳米颗粒MIL-101(Fe)NPs为载体,利用其较高的载药率性能,加载肝癌细胞的铁死亡诱导剂(索拉非尼,Sorafenib,Sor),成功构建了MIL-101(Fe)@Sor NPs纳米药物。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将其与肿瘤靶向肽(iRGD)以非偶联的形式联合给药,研究其在肝癌铁死亡治疗中的靶向性、治疗效果及其生物安全性等。研究方法:1、以水热合成法制备铁基金属有机骨架纳米材料MIL-101(Fe)NPs。采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来观察所制备MIL-101(Fe)NPs的外观形貌并计算其尺寸;采用扫描电镜图谱(SEM mapping)和扫描电镜X光衍射(EDS)分析其元素组成;采用临床3.0 T磁共振扫描仪,检测其体外磁共振成像能力;以机械搅拌法加载索拉非尼,合成MIL-101(Fe)@Sor NPs纳米药物,并计算索拉非尼的载药率及其包封率,并模拟不同PH值的人体环境,观测在不同环境下的体外药物释放性能;利用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底物,检测MIL-101(Fe)NPs体外催化过氧化物酶的能力。2、利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MIL-101(Fe)NPs与肝癌HepG2细胞共孵育后,对其存活率的影响,以确定其在细胞实验部分的安全剂量范围;利用MTT法,检测稀释的不同浓度的H2O2对肝癌HepG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以确定其细胞安全剂量;利用DCFH-DA法,检测肝癌HepG2细胞内MIL-101(Fe)NPs催化过氧化物酶的能力;利用磁共振成像,检测肝癌HepG2细胞在iRGD肽的作用下对MIL-101(Fe)NPs的摄取能力;利用MTT法,在索拉非尼浓度一致的情况下,检测Sor,MIL-101(Fe)@Sor NPs和MIL-101(Fe)@Sor NPs+iRGD与肝癌HepG2细胞共孵育后,对其细胞存活率的不同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MIL-101(Fe)@Sor NPs处理肝癌HepG2细胞前后的形态学变化;利用MTT法,检测在铁死亡抑制剂(Fer-1和DFOM)存在的前提下,MIL-101(Fe),Sor,MIL-101(Fe)@Sor NPs和MIL-101(Fe)@Sor NPs+iRGD分别对肝癌HepG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检测MIL-101(Fe),Sor,MIL-101(Fe)@Sor NPs,和MIL-101(Fe)@Sor NPs+iRGD分别处理肝癌HepG2细胞后,细胞内的MDA含量变化;检测MIL-101(Fe),Sor,MIL-101(Fe)@Sor NPs和MIL-101(Fe)@Sor NPs+iRGD分别处理肝癌HepG2细胞后,细胞内的GSH含量变化;检测MIL-101(Fe),Sor,MIL-101(Fe)@Sor NPs和MIL-101(Fe)@Sor NPs+iRGD分别处理肝癌HepG2细胞后,蛋白GPX-4的表达水平;利用铁死亡指示剂BODIPY-C11,检测MIL-101(Fe),Sor,MIL-101(Fe)@Sor NPs和MIL-101(Fe)@Sor NPs+iRGD分别处理肝癌HepG2细胞后,细胞内LPO含量的变化。3、首先在KM小鼠身上验证MIL-101(Fe)的体内生物安全性,将25 mg/kg、50mg/kg和100 mg/kg的MIL-101(Fe)纳米材料注射到小鼠体内,观测时间窗是15天,期间记录小鼠体重变化,第15天,摘除其重要脏器,心、肝、脾、肺和肾行HE染色,采血进行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查;构建肝脏H22肝癌细胞移植瘤小鼠模型,采用伊文斯兰染色、普鲁士蓝染色及磁共振成像方法,验证iRGD在H22肝癌细胞移植瘤小鼠模型上的肿瘤靶向性;将MIL-101(Fe)@Sor注射到小鼠体内,分别在治疗后的0.5 h、1 h、6 h、12 h、24 h、48 h和72 h,取血检测血液当中的铁含量;将H22肝癌荷瘤小鼠随机分组,分别接受生理盐水、MIL-101(Fe)、索拉非尼、MIL-101(Fe)@Sor和MIL-101(Fe)@Sor+iRGD的尾静脉注射治疗,每隔三天注射一次,总共7次,各组间索拉非尼的剂量为,5 mg/kg,iRGD剂量为4 mg/kg,治疗期间监测小鼠体重变化,测量肿瘤体积,治疗结束后,摘除重要脏器,将心、肝、脾、肺、肾和肿瘤行H&E染色,采血进行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查,并对各组肿瘤行GPX-4的免疫组化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研究成果:1、采用水热合成法成功制备了MIL-101(Fe)纳米颗粒,其外观形貌呈八面体结构,直径大约在200 nm左右,由铁元素、氯元素、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具有T2加权磁共振成像能力和催化过氧化物酶的能力,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结晶度。2、采用机械搅拌法成功将索拉非尼加载到MIL-101(Fe)上,制备了MIL-101(Fe)@Sor,载药率载12%左右,在PH=5.5的磷酸盐体系中,索拉非尼释放量不断递增,最高释放量高达45%左右。3、MTT法实验结果显示:当MIL-101(Fe)的浓度在1.56μg/ml-200μg/ml之间时,与HepG2细胞共孵育后,其存活率在85%以上;溶血实验显示MIL-101(Fe)并未引起红细胞溶血。4、扫描电镜结果显示MIL-101(Fe)@Sor能成功被HepG2细胞内吞,且MIL-101(Fe)能在HepG2细胞内发生催化反应。5、通过普鲁士蓝染色和磁共振扫描,iRGD能促进MIL-101(Fe)在HepG2细胞内的摄取。6、MIL-101(Fe)@Sor联合iRGD与HepG2细胞共孵育后,能显著降低其存活率,并能显著促进LPO的生成,降低GPX-4蛋白的表达水平,且跟其它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7、小鼠经尾静脉注射100 mg/ml的MIL-101(Fe)后,在治疗时间窗内并未造成小鼠体重的下降,H&E染色结果显示,小鼠的心、肝、脾、肺和肾未出现病理性损伤,各项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也在正常参考范围内。8、通过使用伊文斯兰染色,肿瘤的普鲁士蓝染色和小鼠肿瘤的磁共振扫描,其结果显示iRGD能促进MIL-101(Fe)在H22肝癌荷瘤小鼠的肿瘤靶向性和摄取。9、在抗肿瘤实验部分,MIL-101(Fe)@Sor联合iRGD能显著抑制H22肝癌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肿瘤体积变化幅度较其它组增长缓慢,但存肿瘤重量低于其他组,肿瘤的H&E染色结果显示MIL-101(Fe)@Sor联合iRGD治疗组其坏死程度最重,GPX-4的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MIL-101(Fe)@Sor联合iRGD治疗组抑制GPX-4表达的能力最强,表达水平最低。10、在生物安全性实验部分,MIL-101(Fe)@Sor联合iRGD治疗组对小鼠体重的增长未造成影响,H&E染色结果显示,小鼠的心、肝、脾、肺和肾未出现病理性损伤,各项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但是,索拉非尼组对小鼠的肝脏和肺脏出现了明显的病理性改变,肝功能也出现异常。结论:本研究成功合成了MIL-101(Fe)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载药能力、释药能力、磁共振成像能力和催化过氧化物酶活性。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结果均显示,该纳米材料在体内外均有着良好的生物安全性,联合iRGD肽使用时,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纳米药物能通过促进LPO的生成和抑制GPX-4蛋白的表达来实现诱导肝癌细胞铁死亡的目的。该实验基于诱发肝癌铁死亡治疗的最新理念,将纳米材料装载现有临床药物,并联合肿瘤靶向肽成功应用于诱导肝癌铁死亡的治疗中,为肝癌的治疗增添了新的手段。
其他文献
目的:2018年全球肿瘤统计分析结果,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首位,虽然吸烟被认为是肺癌最主要和已确证的危险因素,但非吸烟患者数量逐年递增,因此除吸烟之外的致癌病因的探索是很有必要的。近年来,HPV与肺癌相关性逐渐的引起研究者重视起来。HPV16 E6/E7蛋白是主要的致癌基因。癌细胞利用Warburg效应消耗更多的葡萄糖,通过有氧糖酵解获得能量,活化的GLUT1是该过程中的主要葡萄糖转运蛋白。我们
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全球2型糖尿病(T2DM)的患病率连年增加。T2DM病因复杂且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受多种机制调控及因素影响,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因此,仍需探索多方面的预防以及治疗策略。T2DM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是持续存在的营养过剩,产生糖脂毒性诱发氧化应激从而损伤胰岛β细胞氧化还原信号。胰岛β细胞由于其自身抗氧化能力较弱,因而对氧化应激损伤较为敏感,易导致组织损伤,对胰岛素的产生、分泌以及
目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AIT)是内分泌科常见疾病之一,其临床特征为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阳性和(或)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阳性,部分患者可同时出现甲状腺功能不全。生育期妇女TPOAb和TgAb阳性率为10–20%,随着种族人群的不
研究目的:乳腺癌是当今世界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2018世界癌症数据报告,2018年有将近210万新确诊的女性乳腺癌病例,约占女性癌症病例的四分之一。乳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肿瘤,主要诱发原因可能与家族遗传因素,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生育较晚或不育等有关。早在19世纪,就有学者提出乳腺癌为一种全身性疾病。乳腺癌在早期阶段便可以通过血液途径或淋巴途径转移到人体内其他的器官或组织。早期时代乳腺癌的临
前言:人脑胶质瘤(Glioma)是组织学分类中起源于神经上皮外胚层的一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在原发性的脑内肿瘤中占比达50%以上,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占居首位且无法完全治愈的颅内肿瘤类型,也是最难攻克的颅内肿瘤。总体而言,胶质瘤患者复发率高,五年生存率不足5%,预后极其不佳。脑胶质瘤没有真性包膜,常表现为似树根状钻入正常脑组织的弥漫性浸润生长,临床手术中常难以辨别肿瘤组织和周边正常脑组织的边
目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破坏性、进行性、致死性疾病,患者平均存活期为3-5年,但其致病机制仍未完全了解[1]。IPF的特点是反复的肺泡上皮细胞(AEC)损伤和修复,上皮间质转分化(EMT),成纤维细胞异常增殖与活化,细胞外基质沉积,最终导致肺实质的破坏[2],上皮细胞损伤和增生是促进IPF的关键事件。ESCRT系统(The endosomal sorting complex requi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如今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血管内皮受损是其始动因素。血管内皮细胞是是一层有活性的细胞,其完整性及生理特性对人体至关重要。除了动脉粥样硬化过程,血管内皮细胞还参与血管生成、血管收缩与舒张、凝血功能、炎症反应调控、内分泌功能、物质交换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指从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出芽形成新的毛细血管网络,过程极其复杂,其中血管内皮细胞的激活、
目的: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肿瘤之一。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是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病理亚型。近年来,PTC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大量直径小于1厘米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被检出。一些学者认为近些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加是过度诊断的结果,因此临床医生需要发现更多的分子生物标志物
目的:据我国2018年癌症统计数据显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3位和第5位,其中新发病例37.6万,死亡病例19.1万。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直肠癌发病率占全部结直肠癌的30~60%,显著高于西方国家。目前,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为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主要的疾病负担和死亡原因。个体风险的准确评估对指导和促进ASCVD的预防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当前常用的预测模型大多是以西方人群为基础建立,最近我国开发的ASCVD预测模型(China-PAR模型)在人群中,尤其是东北农村心血管疾病高发人群的适用性并未充分评价。目前部分以西方人群为基础的证据已经支持某些心电图(ECG)指标能独立于传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