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浪》是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创作力达到鼎盛时期的作品,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了评论家们的关注。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讨论,而在运用原型批评理论分析该部方面还留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本文则尝试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借助卡尔·荣格的心理学、詹姆斯·弗雷泽的人类学研究成果以及其他相关理论,对《海浪》中的人物和主题原型进行比较细致的研究。第一部分在阐释原型批评的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运用原型批评分析《海浪》的可行性。第二部分是对人物原型的解读。首先是珀西瓦尔。他是一位典型的英雄人物,理想的化身。然而,与传统的英雄形象所不同的是,珀西瓦尔的死并未给人们带来所期望的救赎。论文着重探讨了作者颠覆珀西瓦尔这一传统英雄形象的原因。其次是苏珊,她包含了母性原型的两个方面:“可爱的母亲”和“可怕的母亲”,分别折射着生与死,善与恶,慈爱与凶狠的两极效应。论文分析了伍尔夫在处理苏珊这一形象时看似矛盾的态度背后所潜藏的心理,并探讨了她对女作家生存状况的思考。第三部分侧重于对海浪的原型分析。一方面汹涌的波涛和翻滚的海浪象征着一种潜在的破坏力量,暗示着人生的险恶与变幻莫测。另一方面,海浪是大自然的节律,体现了生命的循环。同时,由于水能洗去污迹,血迹,使世界归于洁净,从而体现了死亡—再生原型的内涵。本文通过对《海浪》中人物和主题原型的解读,揭示其中的深层内涵,探索了作家对于理想的幻灭,生死问题的探索以及对现代人生存状况的深刻思考,进一步挖掘了伍尔夫创作中深厚的文学根基与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