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发病率、致残率极高的迁延性精神疾病,发病后会对患者的社会功能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患者因为长期的住院隔离,与原有的社会发展脱节;同时,现有的社会文化在不同层面给予精神分裂患者贴的“标签”,都会使得患者一直处于“越轨”状态,无法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处于越轨状态的个人和家庭在长期累积之下,对于整体社会秩序的稳定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顺利度过康复期,撕下患者身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发病率、致残率极高的迁延性精神疾病,发病后会对患者的社会功能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患者因为长期的住院隔离,与原有的社会发展脱节;同时,现有的社会文化在不同层面给予精神分裂患者贴的“标签”,都会使得患者一直处于“越轨”状态,无法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处于越轨状态的个人和家庭在长期累积之下,对于整体社会秩序的稳定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顺利度过康复期,撕下患者身上的“标签”,使其完成社区融入,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本文基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北京桥爱慈善基金会所支持的“心桥计划”项目,以一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个案服务历程为研究对象,详细探讨和描述社会工作者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服务案例中的实务经验。本研究采取质性研究方法中的单案例描述性研究,试图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个案服务”过程进行梳理,分析,发掘。以期通过研究回答两个方面的问题;一、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是如何陷入社区融入困境的,案主身上越轨的负面标签来自哪里,这些名不副实的标签对案主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二、社工为案主提供的服务是如何帮助其撕下标签,使其完成社区融入的。通过深入访谈和观察案主、重要他人、环境,研究发现案主身上的越轨的标签对其完成社区融入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这些标签主要包括自我标签、重要他人标签、公众标签,这三种来源的标签及其相互作用使得案主产生了错误的自我认知、在家庭环境中失权、社区参与程度低、社会功能恢复困难,从而使其难以完成社区融入。社会工作者则以“撕标签”为指导,在个人、家庭、社区三个层面协助案主撕下标签,一、个人层面,焦点提问帮助案主恢复对自我的客观认知;二、家庭层面,通过家庭访谈协助案主改变家庭权力结构,恢复原有家庭权力;三、社区层面,通过为其提供新的社会角色,改变公众形象,恢复其社区人际网络。
其他文献
本文是一篇汉译英口译实践报告。笔者以宁夏中阿博览会-宁夏大学科技创新推介会口译实践为案例,从多模态理论视角分析总结了视听输入对口译质量的影响,并据此对相关口译实践提出自己的见解。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任务描述、文献综述、理论支撑、案例分析和结论等部分。笔者首先介绍了口译任务的内容和意义,然后描述译前准备和口译过程,接着阐述译后反思,并在前述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即视听输入如何影响口译质量。在接下来的部分
靖州是以苗族和侗族为主要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同时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苗族和侗族联合冠名的自治县,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让靖州在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上,具有了其他地方没有的独有特色。这里的苗侗人民勤劳智慧、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来到靖州,可以聆听到天籁般的苗族歌鼟(teng),领略多姿多彩的民间风俗,感受到发自内心的灿烂笑容。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教育理念也随之有了新的变化,要求学校教育具有多样
2018年7月,宁夏成为教育部“互联网+教育”示范点建设省区,建设“互联网+教育”示范区、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宁夏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的关键。追踪到教育本质,则体现在促进教育的内生性变革,也就是以教学模式创新为导向的教育变革。因此,探索新一代的智慧教学模式,是宁夏实现“互联网+教育”大发展的最有效途径。本研究以“云网端”的信息化架构为基础,探讨基于云架构下的智慧教学模式。在对教育云平台、智慧教
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学生信任)是促进学生学习行为和社会性发展的催化剂,是有效教育的基础。本研究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以初一年级到高三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探析了学生信任的心理结构,据此编制成了《中学生信任教师问卷》。采用自编问卷对中学生进行较大范围的测查,分析了中学生信任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特点,初步探讨了学生信任对其学习投入的作用机制。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学生信任的结构探讨以及相应的问卷编制学
小说是一种多角度、多维度、全方位展现社会、历史、文化的文学体裁。现代心理小说作为小说中重要的一类,强调对人物意识流动和心理变化的细微刻画与分析,引导学生更加关注自我的主体意识,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阅读鉴赏现代心理小说是中学生拓宽阅读视野、更新阅读观念,健全身心发展、提高审美水平的重要途径。然而反观当下的小说教学现状,现代心理小说的教学略显薄弱,应有的审美价值未能得到体现。本文在梳理了现代心理小说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数字阅读开创了一个非纸质的全新阅读媒介,已成为新时代全民阅读的新趋势。在全民阅读推广的过程中,由于城乡经济收入、教育水平和信息化环境的差距,使城乡中学生在阅读资源获取、阅读技能学习和阅读能力提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形成数字阅读鸿沟。中学阶段是中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弥合数字阅读鸿沟的最佳时期。因此,如何破解城乡中学生数字阅读鸿沟成为研究重点。基于此,本研究对温州市城区和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速发展,为谋求更好的个人发展空间和生活条件,青年劳动力主动选择从农村向城市迁移,近些年,流动人口的流动已从单一的个人流动向家庭流动转变,流动儿童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社会化的关键期,但由于家庭资源和教育、政策等方面的限制,流动儿童的同辈群体交往、社区参与面临困境,如何能够融入城市生活成为流动儿童和流动家庭面临的考验。研究流动儿童的社
本文以2018年世锦赛前四强中国女排与对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录像观察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2018年世锦赛前四强中国女排与对手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归纳出中国女排与对手技战术运用现状、特点与差距,从而提出科学建议,促进中国女排竞技水平更好发展。得出结论:1中国女排在身高、扣球高度和拦网高度上领先对手,其中拦网高度领先塞尔维亚女排,存在显著性差异
温州近现代木刻版画艺术底蕴深厚,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为推动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将其引入基础美术教育,不仅是对地域文化的传承,更是落实美术课程标准理念、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需要,体现新时代美术教学的发展性。全文主要结合地方优秀艺术资源构建特色版画教学体系,研究过程为三部分:首先,探索温州近现代木刻版画历史、价值、成就…整合温州近现代木刻版画资源,探究有益于融入基础美术教育的相关
马克思《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和批判是以机器大生产为背景的,而十九世纪的资本主义正是以机器大生产的特点区别于之前的资本主义,所以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与批判就离不开对它的生产方式——机器生产进行研究。《资本论》的第十三章较为完整地体现了马克思有关机器和技术的观点。也是马克思机器观的集中体现。本文认为马克思的这些机器和技术的思想核心在于区分机器的物质结构和机器的抽象价值运动。这种区分也和《资本论》对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