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配戴角膜接触镜后进行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进行观察,了解两者共同作用对眼表功能的损害情况,进而制定预防措施。
方法:将准备行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分为配镜组及对照组两组。对照组22例44眼,配镜组20例40眼。两组患者术前的年龄,性别,近视度数及术中角膜切削深度均无差异性。观察两组患者行LASIK术前1天,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的干眼症状问卷调查表,眼表荧光素染色,异常睑板腺分泌物,泪液蕨样改变试验,BUT,Sit及角膜地形图分析SRI和SAI的情况。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手术前后两组干眼症状调查表结果及角膜荧光素染色对比
1.1配镜组术后1周、1月干眼症状明显加重,与术前相比相差显著(P<0.05),术后3月接近术前1天水平;术后1周及1月配镜组及对照组干眼症状对比均相差显著(P<0.05)。
1.2术后1周到术后1月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评分,配镜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手术前后两组睑板腺分泌物形态的检查及TFT的对比
2.1异常睑板腺分泌物百分率:术前、术后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配镜组分别为2.5%,10%,5%,2.5%;对照组分别为2.27%,9.09%,4.55%,0。术前后不同时间段对比其异常百分率均无明显差异。
2.2术前、术后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异常TFT百分率对照组分别为8.2%,68.18%36.36%,6.82%;配镜组分别为7.5%,80%,45%,10%。两组对比术后1周及1月均明显异常,虽然术后3月基本恢复正常,但配镜组恢复仍比对照组慢。
3手术前后两组泪膜破裂时间(BUT)及泪膜液分泌量(Sit)对比
3.1 BUT两组术前相比无差异,在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配镜组术后各时点与术前相比显著异常,对照组术后3月逐渐恢复,但术后3月时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Sit两组在术前相比无差异性,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配镜组术后3月与术前比仍有差异,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4手术前后SRI及SAI对比
4.1配镜组及对照组SRI及SAI比较:术后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差异均有显著性。
4.2 SRI:配镜组及对照组第3月分别与术前对比,P值分别为0.135及0.203,均无差异;
4.3 SAI:配镜组及对照组第3月分别与术前对比,P值分别为0.093及0.166,均无差异。
结论:
1眼表病变是LAISK.术后普遍存在的并发症之一。
2配镜组较对照组更容易发生LASIK术后眼表疾患,术前筛查及术后要加强预防保护措施。
3 LAISK术后可应用人工泪液等预防保护措施,可逐渐缓解或痊愈术后眼表疾病。